相傳番茄的老家在秘魯和墨西哥,原先是一種生長在森林里的野生漿果。當?shù)厝税阉斪饔卸镜墓?,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當?shù)貍髡f狼桃有毒,吃了狼桃就會起疙瘩長瘤子,因此無人敢食。
16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于是如獲珍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一世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了。但人們只是把番茄種在莊園里,并作為象征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仍沒有人敢吃番茄。
到了17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曾多次描繪番茄,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他嘗試吃了一個,后來他躺在床上,鼓著眼睛對著天花板發(fā)愣。他發(fā)現(xiàn),吃了一個像毒蘑菇一樣鮮紅的番茄居然沒死!他咂巴咂巴嘴唇,回想起咀嚼番茄那味道好極了的感覺,滿面春風地把“番茄無毒可以吃”的消息告訴了朋友們,他們都驚呆了。不久,番茄無毒的新聞震動了西方,并迅速傳遍了世界。
從那以后,上億人均安心享受了這位“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帶來的口福。到了18世紀,意大利廚師用西紅柿做成佳肴,色艷、味美,客人贊不絕口。番茄終于登上了餐桌。從此,番茄博得眾人之愛,被譽為紅色果、金蘋果、紅寶石、愛情果。
目前,番茄作為一種蔬菜,已被科學家證明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營養(yǎng)成分,如番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A以及葉酸、鉀這些主要的營養(yǎng)元素。特別是它所含的茄紅素,對人體的健康更有益處,而一些水果如西瓜、柚、杏只含有少量的茄紅素。
在我國,番茄大約在明代萬歷年間傳至中國。第一個記載西紅柿的文獻見于明趙函的《植品》(1617),趙函在書中提到,番茄是西洋傳教士在稍早的萬歷年間,和向日葵一起帶到中國來的。1621年《群芳譜》記載:“蕃柿一名六月柿。莖似蒿,高四五尺,葉似艾,花似榴,一枝結(jié)五實,或三、四實……草本也,來自西番,故名?!痹跉v史上,中國人對于境外傳入的事物都習慣加“番”字,故名“番茄”。同時,因番茄酷以柿子、顏色是紅色的,又來自西方,所以又有 “西紅柿”的名號。
現(xiàn)在,番茄已經(jīng)成為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菜果,受到消費者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