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壁齋書話·董宏猷專欄
白壁齋,宏猷書房之謂也!四壁皆書,頂天立地,壁豈不白乎?又崇尚大無,大白,白壁雖白,大無中自有大千世界也。宏猷愛好廣泛,卻以淘書,藏書為最。每至一地,必尋書店;每得一書,如獲大寶,反復(fù)品味,以為源也。幾十年過去,藏書漸豐,得以屋載,其中淘書之樂,品書之趣,常想與朋友共享,乃借《大武漢》一角,設(shè)書話專欄一,清茶一,書友三五,品茗談書,豈不樂乎?開篇之時,東湖櫻花正開,謹捧碧水書香,就教于讀者諸君也!
說了葉圣陶先生的小說,便不能不說到他的童話,他對中國兒童文學(xué)的開拓性的貢獻。
中國的兒童文學(xué),是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同步發(fā)生的。五四運動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將“兒童問題”視為有關(guān)民族前途和命運的大問題,以此反對舊思想、舊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青年》雜志曾刊登過征求“兒童問題”和“婦女問題”文章的啟事,眾所周知,魯迅先生也曾發(fā)出“救救孩子”的吶喊。而周作人、冰心等一大批新文化運動的開拓者,也開始了對于童心的歌頌與呼喚,對于兒童的文學(xué),包括童謠與兒歌的研究與提倡。
葉圣陶先生那時當(dāng)過小學(xué)教員,成天與孩子們在一起,對于為兒童的文學(xué)自然有著天然的敏感與熱愛。何況,他畢生追求的,就是文學(xué)研究會的宗旨:“為人生的藝術(shù)”。他曾說過:“為最可寶愛的后來者著想,為將來的世界著想,趕緊創(chuàng)作適合兒童的文藝作品,總該列為重要事件之一?!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1920開始,他先后寫了許多反映兒童生活的詩歌:《兒和影子》,《兩個孩子》,《拜菩薩》,《小魚》,《成功的喜悅》等。當(dāng)然,他寫的這些詩歌,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而且,也是寫給家長們看的,同時,希望借此引起整個社會對兒童教育問題的重視。
1921年,鄭振鐸先生創(chuàng)辦了《兒童世界》,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兒童刊物。鄭振鐸邀請葉圣陶為雜志撰稿,于是,在兩年的時間內(nèi),葉圣陶為《兒童世界》寫了23篇童話。1923年1月,這些作品結(jié)集出版,這便是中國現(xiàn)代童話的開山之作:《稻草人》。魯迅先生曾高度評價《稻草人》的創(chuàng)作:“葉紹鈞的《稻草人》給中國的童話開辟了一條自己的創(chuàng)作的路。”
1931年,葉圣陶先生又出版了第二本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民國版舊書的收藏界,《古代英雄的石像》最受追捧的版本,便是由豐子愷先生為之設(shè)計封面并且插圖的“插圖本”。
我正好收藏了這樣的“插圖本”,而且,是“開明書店”版,品相極佳。版權(quán)頁注明:民國二十年六月初版,民國三十八年七月七版。我收藏的,便是第七版。
豐子愷也是浙江人,是葉圣陶的老鄉(xiāng),而且,也當(dāng)過老師,也是開明書店的發(fā)起人之一。后來,也在開明書店當(dāng)編輯。豐子愷多才多藝,不但是著名的美術(shù)家,而且,還是著名的作家。豐子愷在浙江讀師范的時候,美術(shù)教師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叔同先生,就是后來出家的弘一法師。豐子愷深受其影響,包括到日本進修美術(shù),也是因為李叔同曾經(jīng)到過日本學(xué)習(xí)美術(shù)?;貒螅S子愷再執(zhí)教鞭。教學(xué)之余,開始從事英、日文的翻譯工作,同時,開始用毛筆創(chuàng)作簡筆漫畫。1924年,朱自清與俞平伯合辦一份刊物《我們的七月》,向他約稿,豐子愷便畫了一幅漫畫,題為 “人散后,一勾新月天如水”。新穎的構(gòu)圖,與簡約的筆墨趣味,引起了鄭振鐸的注意,他很欣賞豐子愷的“漫畫”。那時,鄭振鐸正在上海辦《文學(xué)周報》,也開始向豐子愷約稿,并且,以“子愷漫畫”的標(biāo)題,連續(xù)刊載豐子愷的畫作。于是,豐子愷獨特的漫畫風(fēng)行一時。尤其是他設(shè)計的書籍封面,以及插圖,十分的受歡迎。
對于葉圣陶的童話,豐子愷一直都很喜歡。他曾將葉圣陶發(fā)表在《教育雜志》上的《皇帝的新裝》剪下來,反復(fù)品讀,愛不釋手。因此,正如他在《古代英雄的石像》的后記中所說:“圣陶兄來信囑我為他的童話描些插畫。我接信時就感到高興,因為我對他的童話已有夙緣?!薄豆糯⑿鄣氖瘛肥沼芯牌?,豐子愷則畫了二十幅插圖,真的是不折不扣的“插圖本”。我常常在出差的時候帶上此書,不管是在飛機上,還是在高速公路的長旅中,看看葉先生的童話,看看豐先生的插圖,便忍不住會心地微笑。旅途的疲乏,頓時冰一般融化;而童話的種子,便在心中悄悄地春草般萌芽了。
葉圣陶與豐子愷最有影響的合作,是《開明國語課本》。1932年,葉圣陶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一絲不茍地為孩子創(chuàng)作改寫了四百多篇課文,寫了一部初級小學(xué)國語課本。為了讓課本更易于被孩子接受,葉圣陶請豐子愷用毛筆把課文手抄一遍,并配上相應(yīng)的插圖,豐子愷欣然答應(yīng),同樣一絲不茍地工工整整地將全部課文手抄一遍,并且配上插圖。這樣的課本,自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今天看來,仍然閃耀著愛與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