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
很多產品都是用過了才知道好用的,所以我們一直鼓勵大家多去嘗試主板產品的附加功能。而對于像華碩這樣的一線大廠來說,即便是最主流的產品,仍然具備相當豐富的附加價值。本期的主題是“B75主板增效”,當然這里的“增效”并不單純,提速的同時,使用環(huán)境舒適度也將隨之提升。
不尋常的B75主板
華碩的B75主板上市的時間偏晚,這我們可以理解,因為華碩的玩家國度系列以及眾多高端芯片組主板產品都需要在第一時間問世曝光。而后續(xù)上市的B75主板似乎也成為了華碩在主流市場上的壓軸大戲,因為華碩新一代的B75系列產品在整體硬件規(guī)格和附加價值方面都擁有相當搶眼的表現。
P8B75-V、P8B75-M、P8B75-M LE三款產品均采用了4+2相DIGI+VRM數字供電設計,配合EPU能耗控制芯片,給產品帶來了精準、穩(wěn)定、高效的供電環(huán)境。此外,產品還通過超長壽命的日系固態(tài)電容、EMI電磁輻射保護、ESD靜電保護、Anti Surge電涌全保護以及T.Probe主動降溫處理器和Memok!內存救援熱鍵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附加功能方面,華碩的AI SuitⅡ中功能眾多,同時也包含了GPU Boost集顯提速功能和Network iControl網絡智能管理中心以及華碩獨有的USB 3.0 Boost功能,構成了本期增效體驗主題。
GPU Boost更簡單 更高效
雖然Intel處理器的整合顯卡性能比較有限,但實際上在較低特效環(huán)境下仍然能夠應對大部分3D游戲,而且處理器制造工藝上的絕對優(yōu)勢也讓Intel整合顯卡有很大的超頻空間。對于動不動就手動刷BIOS甚至修改顯卡供電電路的超頻高手而言,GPU Boost可能用處有限,但對于廣大主流用戶而言,這的確是一款相當高效、實用的工具。因為,用戶只需要打開AI SuitⅡ中的Turbo V EVO選項,之后選擇Auto Tuning GPU Boost,直接點擊“開始”,主板就會自動超頻整合顯卡了。GPU Boost能夠將我們使用的Core i3 2100處理器整合的Graphics HD 2000顯卡由默認的850MHz超頻至1250MHz,實現35%以上的頻率提升(處理器頻率也隨之自動提升了3%)。超頻后,無論是理論性能測試還是實際游戲表現,都能看出非常明顯的差距。雖然這并不能徹底改變整合平臺3D性能偏弱的現狀,但至少已經能讓3D游戲在低畫質條件下變得更加流暢,應付《魔獸世界》、《暗黑破壞神3》這樣的游戲完全綽綽有余。最重要的是,GPU Boost的使用起點幾乎為零,安裝好軟件后使用鼠標即可輕松操作。
Network iControl帶來智能網絡管理
好吧,既然顯示性能得到了高效提升,接下來就該盡情享受游戲了吧。但別急,玩網游還是下BT這是個問題。但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AI SuitⅡ中的Network iControl來巧妙解決。它的設置方法比起GPU Boost來可能有些小復雜,但仍然只需要鼠標操作即可完成。Network iControl不僅能夠降低TCP傳輸協議延遲,讓用戶獲得更加高效的上網環(huán)境。同時它還支持用戶手動配置不同程序的帶寬占用優(yōu)先級,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盡情享受網絡游戲的同時開啟BT下載,完全不會出現帶寬擁擠的情況。用戶只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設定不同程序的優(yōu)先級別即可,相信入門級用戶也能順暢操作。
USB 3.0 Boost讓高速設備再提速
最后,我們要來看看最新的USB 3.0 Boost功能。這項功能支持最高速的UASP傳輸協議,同時也提供了對USB3.0接口的加速效果。當然,它的使用方法也同樣是非常簡單的。我們使用威剛進行測試。插入USB 3.0接口U盤,打開AI SuitⅡ中的USB 3.0 Boost,會看到軟件已經自動識別了這款USB 3.0接口的U盤。點擊選擇硬盤,然后在下邊的選項中選擇“加速模式”即可啟動加速效果。啟動前后,在Crystal Disk Mark測試中就能看到非常明顯的速度提升。這在大容量資源共享拷貝過程中會讓用戶有更明顯的感受。
增效就這么簡單
雖然定位于主流市場的產品,但華碩旗下的B75芯片組主板不僅在整體硬件規(guī)格上較之同類產品優(yōu)勢明顯,同時豐富的附加功能軟件更是為用戶贏得更多使用價值。比起高規(guī)格,華碩B75主板的附加功能顯得更加搶眼,GPU Boost、Network iControl和USB 3.0 Boost都是能實實在在提升使用環(huán)境的工具,而且它們的操作方法也都是非常簡單的,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輕松使用。而且這三項功能也并非華碩B75主板的全部,更多有價值的附加工具還有待用戶們自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