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坤 趙金艷 韓占兵
摘要:為了探討不同醒抱方法在處理抱窩鵝中的使用效果,將80只抱窩母鵝隨機分為4組(試驗Ⅰ、Ⅱ、Ⅲ組和對照組),每組20只。試驗Ⅰ組填服氯丙嗪,劑量為每只1片(25 mg)/d;試驗Ⅱ組填服溴隱亭,劑量為每只1片(2.5 mg)/d;試驗Ⅲ組填服媽富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劑量為每只1片/d,(每片含去氧孕烯0.15 mg和炔雌醇0.03 mg),以上3組連續(xù)用藥3 d,第四組作為對照組,飼養(yǎng)在網床上進行,試驗Ⅰ、Ⅱ、Ⅲ組每天光照14 h,對照組光照24 h,試驗期為30 d。結果表明,處理后一定時間內3個試驗組的醒抱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醒抱處理后一定時間內3個試驗組鵝的恢復開產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而試驗Ⅰ、Ⅱ組又顯著高于試驗Ⅲ組(P<0.05)。說明使用藥物進行醒抱處理的效果優(yōu)于傳統的物理醒抱方法。
關鍵詞:醒抱方法;抱窩;鵝;醒抱效果
中圖分類號:S8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2)18-4079-03
Comparative Assessment on Different Waking-up Methods for Broody Goose
HUANG Yan-kun,ZHAO Jin-yan,HAN Zhan-bing
(Zhengzhou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Egeneering, Zhengzhou 450011, Henan,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waking-up methods on broody goose, 80 broody geese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4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ere waken up by taking 1 tablet Chlorpromazine each broody goose everyday(25 mg), the second group were waken up by taking 1 tablet Bromocriptine each broody goose everyday(2.5 mg), the third group were waken up by taking 1 tablet Desogestrel and Ethinylestradio(Desogestrel 0.15 mg, Ethinylestradio 0.03 mg). All treatment groups took medicine 3 days, the fouth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fed on the high web-bed and accepted continuous strong ligh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king-up rate and resume lay rate of all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 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I and II (P<0.05).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effect of taking medicine were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waking-up methods.
Key words: waking-up methods; brooding; goose; waking-up results
我國是世界上地方良種鵝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鵝養(yǎng)殖量最多的國家,據有關資料介紹我國鵝的存欄量和鵝肉產量占世界總量的90%左右[1]。對于大多數地方良種鵝來說,鵝的產蛋性能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繁殖季節(jié)性和較強的抱窩習性[2]。良種選育是減小種鵝抱窩發(fā)生率的重要途徑,一些地方良種鵝經過選育后已經失去抱性或抱性很弱。但是大多數的種鵝依然保留著較強的抱性,直接影響著其產蛋性能。關于如何解決母鵝抱性問題,不同地方也積累了各自的種鵝醒抱經驗。在種鵝規(guī)?;a條件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種鵝抱窩問題尚無確定的結論,依然處于探索的階段[3]。本試驗旨在考查種鵝規(guī)?;a條件下不同醒抱方法的處理效果,為規(guī)模化種鵝生產條件下提高種鵝繁殖力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
在母鵝產蛋期間挑選80只健康、同一批次有抱窩行為的母鵝作為試驗動物。
抱窩的判斷:待母鵝上午產蛋結束后,下午進行觀察,如果母鵝不到室外活動而伏臥在產蛋窩內,且強行驅趕后很快又返回窩內,或有銜草墊窩等行為,或啄腹部的羽毛覆蓋在蛋上面,以上行為均視為抱窩鵝。
1.2試驗設計
1.2.1試驗分組試驗分為4個組,每組20只母鵝。試驗所用母鵝都是在出現抱窩行為后次日進行醒抱處理,在試驗期間發(fā)現抱窩個體隨即揀出并在脛部做好標記,按照順序分到4個組內。各組使用不同的醒抱方法,其中第四組為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醒抱處理方法。同一組內的個體出現抱窩的時間不同,處理方法相同。
1.2.2試驗設計試驗于2011年3~4月在河南禹州某種鵝場進行。將80只抱窩母鵝隨機分為4組(試驗Ⅰ、Ⅱ、Ⅲ組和對照組),每組20只母鵝。試驗Ⅰ組填服氯丙嗪,劑量為每只1片(25 mg)/d;試驗Ⅱ組填服溴隱亭,劑量為每只1片(2.5 mg)/d;試驗Ⅲ組填服媽富?。ㄈパ踉邢┤泊拼计瑒┝繛槊恐唬逼?,(每片含去氧孕烯0.15 mg和炔雌醇0.03 mg),以上3組連續(xù)用藥3 d。第四組作為對照組,飼養(yǎng)在網床上進行,試驗Ⅰ、Ⅱ、Ⅲ組每天光照14 h,對照組光照24 h,試驗期為30 d。試驗所用藥品購自鄭州市某藥店。
1.2.3藥物填服方法根據3個試驗組各自的用藥要求,每天上午10∶00前后將母鵝保定,分開上下喙,用右手食指壓住舌頭,將藥片裹在精飼料中(加水調濕后握成直徑約1 cm、長度約3 cm的條狀,將藥片裹在其中),填入食道并用手將飼料捋到食道中部。
1.2.4記錄項目試驗期間記錄每只試驗鵝的處理方法和時間,記錄醒抱日期。醒抱的判斷;以試驗鵝連續(xù)2 d不再戀窩、正常采食、飲水、運動、休息即視為醒抱。
1.3試驗動物的飼養(yǎng)管理
每組試驗動物分開飼養(yǎng),每天上午、下午各喂飼1次,自由飲水,自由活動。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醒抱處理方法對抱窩持續(xù)時間的影響
試驗期間記錄每只試驗鵝從開始處理至醒抱所持續(xù)的時間。統計各組在處理7 d和15 d后的醒抱率,結果見表1。
由表1可知,試驗Ⅰ、Ⅱ、Ⅲ組在藥物處理7 d后醒抱率分別為95%、95%、90%,處理14 d后的醒抱率均達到100%;3個試驗組的母鵝在進行醒抱處理后抱窩持續(xù)時間無顯著差別(P>0.05)。對照組在醒抱處理7 d后的醒抱率僅為15%,14 d后的醒抱率為65%,均極顯著低于3個試驗組(P<0.01)。說明使用常規(guī)的物理刺激方法在醒抱效果方面不如藥物處理方法。
2.2醒抱方法對恢復產蛋時間的影響
試驗鵝進行醒抱處理后,統計其恢復產蛋的時間,即從醒抱處理開始至恢復產第一個蛋所持續(xù)的時間,計算各組在統計期內恢復產蛋的鵝個體數占該組鵝總數的比例,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處理21 d后各試驗組鵝的開產率在3個試驗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但均極顯著地高于對照組(P<0.01)。處理后30 d后的開產率以試驗Ⅰ組最高,極顯著地高于試驗Ⅲ組和對照組(P<0.01);試驗Ⅱ組顯著高于試驗Ⅲ組(P<0.05),極顯著地高于對照組(P<0.01);試驗Ⅲ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不同的醒抱處理方法對于處理后試驗鵝恢復產蛋的時間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3討論
1)降低體內促乳素(PRL)含量是解除鵝抱窩的基礎。家禽抱窩是由于體內PRL的含量升高到一定水平后引起的[4],據史光華等[5]報道,鵝開始出現抱窩行為的時候血液中PRL的含量為3.28 ng/mL,而在抱窩期間持續(xù)升高,直到抱窩的第18天才下降至1.86 ng/mL,說明PRL能夠誘導和維持鵝的抱窩行為。無論采用哪種醒抱方法其實質都是通過降低母鵝血液中PRL水平實現的。據陳偉華等[6]報道,鵝抱窩至第12天血液中PRL升至最高,達到22 μg/L,而使用5-羥色胺受體阻斷劑處理的母鵝在抱窩終止時血液中的PRL水平降至0.104 μg/L;說明當母鵝體內PRL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醒抱。
2)使用藥物處理醒抱的效果優(yōu)于傳統的物理刺激。傳統的醒抱方法都是采用物理刺激的措施如關水牢、強光照、干擾其正常休息等以打亂其體內激素的分泌規(guī)律,采用這種方法抱窩家禽的醒抱過程一般要持續(xù)10 d左右。而采用藥物處理方法的醒抱時間則能夠大大縮短。如陳偉華等[6]使用5-羥色胺受體阻斷劑處理的母鵝醒抱時間僅為(4.20±1.58) d、使用多巴胺受體阻斷劑處理的母鵝醒抱時間為(7.00±2.26) d,都遠遠少于對照組的29.20 d。方弟安等[7]的試驗結果與本試驗相近。本試驗證明了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溴隱亭)、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氯丙嗪)、類固醇激素(媽富?。τ诒ЦC母鵝的醒抱效果均優(yōu)于物理刺激方法。陸天水等[8]使用醒抱靈(5-羥色胺受體阻斷劑或多巴胺受體阻斷劑)對皖西白鵝進行處理也能夠顯著提高其產蛋量。
3)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或激動劑的醒抱效果優(yōu)于類固醇激素。類固醇激素是在抱窩家禽進行醒抱處理中經常使用的藥物[9]。在本試驗中發(fā)現,無論是處理后的醒抱時間還是恢復產蛋情況,類固醇激素的處理效果均不如多巴胺受體阻斷劑(氯丙嗪)或激動劑(溴隱亭),其機理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 黃炎坤.生態(tài)養(yǎng)鵝實用技術[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 黃炎坤.種鵝就巢處理方法的應用[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05(6):35-36.
[3] 吳慧英,賈汝敏,劉鈾,等.鵝繁殖就巢機理研究進展[J].中國草食動物,2009(5):56-58.
[4] 黃炎坤,睢富根,王揚偉,等.家禽繁殖障礙病防治關鍵技術[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6.
[5] 史光華,鄭亦輝,何玉龍.母鵝抱窩期間血漿中PRL、P和17β—E2水平的變化[J].山東家禽,1993,6(3):3-6.
[6] 陳偉華,李定?。?5-羥色胺在四季鵝抱窩中的作用[J].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1994,17(2):75-78.
[7] 方弟安,耿照玉,章孝榮,等.下丘腦多巴胺和5-羥色胺調控皖西白鵝就巢機理的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yī),2005,32(7):35-37.
[8] 陸天水,陳杰,張紹崇,等.控制皖西白鵝賴抱提高產蛋率的試驗[J].畜牧與獸醫(yī),1992,24(3):111.
[9] 李安輝.丙酸睪丸素對就巢母雞醒抱效果觀察[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1997(4):8-9.
(責任編輯程碧軍)
收稿日期:2012-02-24
基金項目: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0424030051)
作者簡介:黃炎坤(1962-),男,河南汝陽人,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家禽生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電話)15838128738(電子信箱)ykhuang6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