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勝
夢見故鄉(xiāng),它以飛翔的姿態(tài),灰白色的翅膀徐徐展開,像兩片碩大的云。
遙想村莊,尋找生命最初種下的那一枚種子??纯刺炜盏脑疲路鹂匆娏搜U裊的炊煙,和炊煙繚繞的村莊正飛進心靈深處,觸摸深處的暖意。
故鄉(xiāng),多的是地鍋式的鍋灶。樸實的地面上砌起方形和圓形的鍋墻,前面留一個送柴草的門,后面留一個抽煙的煙囪,一口圓圓的大黑鍋扣在鍋墻上,就有了溫暖人心的煙火。有了鍋灶,有了煙火,就能養(yǎng)活一個家。
鄉(xiāng)下最不缺少的就是柴草了,麥秸、玉米秸、豆秸、高粱秸、修理下來的樹枝,在大路上或者社場上曬干,用平車拉回家,靠著院墻攏成大小不一的柴草堆,個個發(fā)面饅頭似的豐滿。
清晨和黃昏,各家各戶的院落里,灰白色的炊煙不疾不徐地升起來,在微風里漾。離近了,能聽到柴火燃燒時發(fā)出的噼里啪啦的聲音和鍋鏟相撞的脆響。燒鍋的大多數(shù)是村婦,做飯熟稔了。她們黝黑的臉膛,在明滅的火光里閃爍,粗糙的手動作麻利,切菜,洗菜,炒菜,一氣呵成。一盤家常菜擺在方桌上,散發(fā)出迷人的香味。
母親是一個地道的村婦,每天第一個起床,最后一個睡覺,披星戴月,用一雙勤勞的手,沒日沒夜地辛苦勞作,照顧了一大家人的飲食起居。正是母親這樣的村婦,制造了人間的煙火和溫情,讓村莊不再單調(diào)和寂寞。
家家戶戶的炊煙像得到了什么號令,動作一致地向天上飄,飄過了低矮的草房和院墻,飄過了高高的白楊和白楊枝杈間搖搖欲墜的鳥窩,飄到了一片預(yù)言的朦朧,一縷縷混合到一起,包裹了村莊。炊煙的彌漫不動聲色,向村莊的每一個角落里滲透,一點,又一點。村莊有如神助,在一片人造的朦朧里,像鯤鵬展開龐大的翅膀,飛離地面,翱翔。
村莊如果飛翔,炊煙就應(yīng)該是村莊助力的翅膀吧!
孩童時,我曾無數(shù)次站在高高的山崗上,觀看村莊飛翔的美麗畫面。我以為這是奇跡,帶著某種未知的神性,像一個石刻的雕像,刻畫在腦海里,不會忘記,也不能忘記。我奔跑下山崗,兩只胳膊伸成直線,張開,想象兩只胳膊變成有力的翅膀,助我上青天,入浮云。
終于在某一個有些混沌的清晨,我如愿以償,背著父母為我收拾的行囊,離開了村莊,走向了外面燈紅酒綠的世界,一去不回還。
夢里再一次出現(xiàn)飛翔的村莊,我又開始想念母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