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一、教材分析
在當前,環(huán)境破壞成為了世界性難題,美麗的地球已經(jīng)承載了過多的壓力,保護環(huán)境成為了重要的內容,本文編寫的目的意義正在于此?!短厥獾脑岫Y》一文主要講述了巴西總統(tǒng)及大批熱愛自然的人為塞特凱達斯瀑布舉辦葬禮的內容,課文描繪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歷史的壯觀美麗,以及現(xiàn)在的景象凄涼,以對比的方式喚起人們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教育人類應當維護生態(tài)的平衡。課文主要分三部分展開論述: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以倒敘手法開頭,介紹巴西總統(tǒng)為塞特凱達斯瀑布主持葬禮;第二部分(第二至六自然段),以鮮明的對比手法,介紹了塞特凱達斯大瀑布從壯觀美麗到景象凄涼的變化過程,對其原因進行分析;第三部分(第七至八自然段),闡述了總統(tǒng)保護環(huán)境的號召。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性目標
掌握課文中生字詞,能夠準確、有感情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中重點詞句含義,能夠結合語境和上下文理解;了解倒敘式開頭寫法作用,掌握對比、擬人等手法。
(二)能力性目標
能夠通過課前預習活動,解決基礎性內容,提煉學習難點;通過獨立思考、相互討論、研究分析,自主開展課堂學習活動;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進一步提煉學習成果。
(三)情感性目標
了解保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平衡,愛護地球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并積極投身于自然保護工作之中。
三、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對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瀑布的景象和游客的心情進行想象,通過了解與分析其從壯觀美麗到景象凄涼的變化過程,揭示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設備及教學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親眼見過或者在其他媒體中欣賞過許多美麗壯觀的瀑布吧?誰說說看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講述,擇機出示壺口瀑布、黃果樹瀑布等影像),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課文也和一個著名的瀑布有關(出示塞特凱達瀑布壯觀景象,板書課題“特殊的葬禮”),“特殊”在哪里?我們一起來學習新課。
(二)檢查預習效果。
出示生字詞內容,對學生進行檢測,并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出示探究提綱。
在簡要檢查學生預習效果的基礎上,按照分組原則開展自主探究,向學生出示探究題:
1.“特殊的葬禮”中“特殊”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曾經(jīng)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的?用文中一個詞來高度概括。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xiàn)出這一特點?人們在面對這樣壯觀的場景時,會產生什么樣的心情與感慨?
3.現(xiàn)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的?課文中將其比作什么?這樣的寫法會讓讀者產生什么樣的心情與感受?
4.塞特凱達斯瀑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其中最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5.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態(tài)勢發(fā)展下去,不久以后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將會變成什么樣子?這揭示了什么?
6.總統(tǒng)講了什么?為什么這么講?說明了什么?我們應當受到什么樣的啟發(fā),應當為環(huán)境保護做些什么?
(四)師生課堂互動
要求學生按照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研究,教師在進行點撥,重點針對其中的難點環(huán)節(jié)進行畫龍點睛式的啟發(fā)引導,并在學生匯報交流過程中進行點撥,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重點。
1.“特殊的葬禮”中“特殊”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揭示:地點在哪里?對象、主持人以及參加者都是誰?提示學生思考出其中的“特殊”之處。
2.曾經(jīng)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的?用文中一個詞來高度概括。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xiàn)出這一特點?人們在面對這樣壯觀的場景時,會產生什么樣的心情與感慨?
揭示:重點啟發(fā)學生抓住“雄偉壯觀”這一個詞,全面理解當年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景象。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切理解感悟,其中穿插多媒體視頻影音資料《世界奇觀——塞特凱達斯瀑布群》,引導學生在觀看的同時,抓住文中“流量最大、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從天而降”等詞匯,簡要介紹塞特凱達斯瀑布資料(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世界水量最大的瀑布群之一,由18個瀑布組成,平均流量達13200立方米/秒,洪峰期可四倍于此,水力資源極為豐富。瀑布總寬90米,總落差114米,跌落聲遠至40千米)圖文并茂,形象地掌握塞特凱達斯瀑布當年的壯觀雄偉,身臨其境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體會游人的心情。
3.現(xiàn)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的?課文中將其比作什么?這樣的寫法會讓讀者產生什么樣的心情與感受?
揭示:運用多媒體播放現(xiàn)在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畫面,在學生直觀感知中產生巨大落差,在強烈的對比之中產生情感,同時引導學生領悟擬人手法運用的妙處,通過將其比作“生命垂危的老人”產生心情沉重感,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傷感的基調。
4—5.塞特凱達斯瀑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變化?其中最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按照現(xiàn)在的態(tài)勢發(fā)展下去,不久以后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將會變成什么樣子?這揭示了什么?
揭示:引導學生從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等直接原因深入分析道人類發(fā)展思維以及思想根源方面的原因,正是科學發(fā)展意識的缺位,以及環(huán)境保護認識的不足,才會導致這樣的現(xiàn)象。
6.總統(tǒng)講了什么?為什么這么講?說明了什么?我們應當受到什么樣的啟發(fā)以及應當如何為環(huán)境保護做些什么?
揭示:重點啟發(fā)學生抓住這一舉動代表著人類思想的覺醒與行動的落實。
(五)學生學習質疑
要求學生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具有疑惑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研究,教師給予必要的指點,予以解答,鞏固理解成果。
(六)課堂拓展延伸
1.聯(lián)系實際啟發(fā)。同學們,在你們的身邊,有沒有遇到一些類似的情況呢?(河流干涸、水質污染、亂砍濫伐等),你們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
2.對比圖片引導。多媒體出示一組對比圖片,分別為山坡植被破壞前后、河流干涸前后、土地沙漠化前后等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觸目驚心的變化?(環(huán)境的破壞)其中的根源是什么?(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缺位)對我們有什么啟示?(要熱愛自然,善待自然,保護環(huán)境)
3.公開倡議升華。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學習體會,擬定一句環(huán)境保護標語或者一段倡議,向全校乃至全社會發(fā)出呼吁和倡議,升華思想情感。
(七)總結點明主題
對整節(jié)課教學進行回顧,重點引導學生回顧塞特凱達斯瀑布變化的根源,以及我們應當受到的啟發(fā),教育學生樹立熱愛自認、保護環(huán)境的思想意識。
(八)當堂要點檢測
檢測主要為三部分,一是重點字詞,二是文章內容分析理解,三是思想情感教育,留5分鐘左右時間進行作業(yè)紙?zhí)顚懀@取本節(jié)課最直接反饋信息。如時間偏少則進行提問檢測。
板書設計:
特殊的葬禮
雄偉壯觀逐漸衰竭
(健壯的青年,美麗的少女)(垂危的老婦,耄耋的老者)
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
人人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