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紀委
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搞好學校的體育教學?作為一名來自一線的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者,我就當前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談些看法。
1.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體育、生理、心理、衛(wèi)生保健、環(huán)境、社會、安全、營養(yǎng)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的形成,將增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確?!敖】档谝弧彼枷肼涞綄嵦?,使學生健康成長。
2.關注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過分注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體能的發(fā)展,不僅教學的方法手段機械單調,而且有時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極其惡劣,很少顧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受,常常把學生推向尷尬的境地,學生的自尊自信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的人性化越來越受到關注,新課程強調要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學生參與體育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感受。為此,我們在體育教學實踐中,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需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從而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其次要組織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顒邮菍W生獲得心理感受的載體,只有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才能獲得豐富的心理感受,包括:喜悅、沮喪、緊張、興奮、勞累等。再次要建構讓學生交流心理感受的平臺。當一項活動結束后,組織學生講述自己參加活動的情況的學習結果,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學習,而且便于教師及時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想法,從而改進和完善教學。最后要細心觀察活動中的學生。學生的心理會隨著活動情景的變化而變化,教師要通過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而及時調整教學。
3.運用體育游戲
3.1游戲教學準備
3.1.1選擇體育游戲的內容。教師應當根據課程的任務選擇體育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加強組織紀律性,提高身體素質,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是為了幫助學生盡快地進入良好的運動狀態(tài),可選擇趣味性較強、易使注意力集中的游戲內容,協調性和靈巧性的游戲可安排在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之外;如果課程內容全為體育游戲,應當按教學任務安排;如果同其他項目配合使用,則必須注意相互配合、補充,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3.1.2游戲場地和器材用具的準備。體育游戲的場地應當寬敞平坦、清潔衛(wèi)生,室內場地要注意通風和采光;場地的外圍在一定范圍內不能有障礙物,以免發(fā)生傷害事故;根據游戲的內容和需要,畫出場地上的固定界限,如起跑線、終點線、折返線、投擲區(qū),并設置好游戲所需的各種標志物。
3.2游戲教學進行
3.2.1講解和示范。講解游戲時,要充分運用語言技巧,引起他們的注意與興趣,讓他們理解并掌握體育游戲的目的、方法、規(guī)則和要求。
3.2.2組織和引導。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積極性。對游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做出及時準確的引導;對學生違反規(guī)則、不遵守紀律的行為,要及時制止,進行教育。教師還應對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觀察,并根據活動場上的具體情況,采取靈活而必要的措施,如增加或減少比賽的次數、擴大或縮小場地、及時停止游戲等,使游戲達到最佳的活動效果。
3.3游戲教學結束
每次游戲課或每個游戲結束后,教師都應進行簡要而全面的講評和總結,先公布游戲的成績和結果,然后對學生在游戲全部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講評,指出各組或個人運用的技術、戰(zhàn)術,以及發(fā)揮集體智慧、執(zhí)行規(guī)則和遵守紀律等方面的優(yōu)點和不足。對獲勝的組或個人進行表揚,提出希望和要求。對失敗的組或個人要幫助他們分析、總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們積極進取,爭取下一次獲得勝利。
4.選擇學生感興趣并且適合個性發(fā)展需要的教學內容
由于小學生年齡跨度較大,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這就要求教師熟悉教學業(yè)務,擴大知識面,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個性化“需求”中探索、發(fā)展。低年級教學可采用童話形式,把學生非常熟識和喜愛的小貓、小狗等小動物編成故事內容,進行教學。
5.利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新奇的刺激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適度給學生“自主權”和“自由權”,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邊想邊練,去嘗試和體驗,并與同伴互相交流,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也能提高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不斷地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富于變化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和手段。例如,小學三年級的體育課程,內容是基本的身體活動和武術,我將一組獨木橋、爬竿等和武術中的拳術組合起來,編成一些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邊唱邊模仿。學生在體驗中學會了動作,樹立了克服困難的精神,提高了學習興趣,師生關系和諧,教學充滿樂趣,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6.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完成一項創(chuàng)新活動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為此,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多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和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此外,還可通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并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競爭力。
7.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注重“健康第一”,現在的體育課應當是快樂體育、健康體育。我們可以把傳統(tǒng)的教材內容進行本?;⑷の痘脑?。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安排教材,簡化教材的技術結構,主要包括簡化規(guī)則、降低技術要求、減少難度等。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同時還要注意內容的科學性,增設學生喜愛的趣味性濃厚的游戲競賽等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快樂,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