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
“孩子想要上網,同意還是不同意?”隨著未成年人觸網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少家長都要面臨這種哈姆雷特式的選擇。如何用好互聯網這把雙刃劍?不少家長和學者都希冀找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不良信息成隱患
今年上半年,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研究中心等機構聯合發(fā)布了《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及社交網站運用狀況調查報告》。調查顯示,我國未成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比例達91.4%,未成年人首次上網年齡在10歲及以前的比例高達63.4%,中國未成年人接觸網絡呈現出低齡化特征。
然而,網上專屬未成年人的網站卻不多,未成年人接觸的網絡與成年人沒有什么不同。報告指出,就被調查未成年人的主觀感受出發(fā),有72.5%的人表示上網時遭遇過不良信息。被調查者稱不良信息多來自廣告和視頻,“不雅圖片”以63.5%的比例高居榜首,其次是“視頻裸聊”和“暴力游戲”等形式。青少年的身心還沒有發(fā)育完全,辨識能力較低,但是模仿能力驚人,身處魚龍混雜的互聯網之中的他們,難免會被不良信息所惑,最終走上歧路。
手機上網監(jiān)管難
“現在有不少孩子上小學就開始用手機上網了,這個現象值得關注?!北本┦姓f委員萬建中對未成年人過早使用手機有一絲擔憂。據調查,目前約有72.8%未成年人擁有手機,其中八成的未成年人曾用手機上網。萬建中表示,由于手機上網的飛速發(fā)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使手機功能日益強大,手機終端已經完全是個小電腦。但與此同時,未成年人接觸不良網絡信息的幾率也在增大,手機上網的隱蔽性使得家長對其上網的管理更加困難。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項目部主任邵德海表示,移動網絡和傳統互聯網的實現技術和表現形式有很多不同,監(jiān)測移動網絡的工具很少,很難像監(jiān)測傳統互聯網一樣方便快捷,這就導致在目前狀況下監(jiān)測移動網絡的難度很大。家長方面雖對此有所提防,但不少家長反映:“對于這些,孩子們比我們懂得多,我們就算留心也是防不勝防。”
打造純凈空間堵不如疏
針對未成年人觸網遇到的種種問題,雖然目前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的方法,但是社會各方已經紛紛出招,力圖將網絡對未成年人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不少專家建議,針對處在青春期、叛逆期的未成年人,家長的思路應該是堵不如疏,與其強制隔離,不如正確引導孩子健康的上網。
暑假來臨,又到了未成年人上網的高峰期。對此,卡巴斯基專門推出中小學生健康上網軟件PURE,并于5月中旬開始面向全國家長發(fā)起“關注中小學生健康上網,有你,有卡巴——誠邀萬名家長新品公測”活動。據卡巴斯基負責人稱,這款產品不但擁有科學定制孩子上網時間、預防游戲上癮、避免孩子受到不良信息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