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凱
德國經濟強勁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還要歸功于歐元區(qū)外圍國家?guī)推淅土藚R率。
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呼吁改寫歐洲央行規(guī)則,這促使默克爾公開支持薩科齊連任。
由于27個歐盟國家中有25個國家領袖都認可了德國要求的財政和預算紀律協議,讓2月初來到中國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看起來更像一個歐洲領導人。對外界而言,有人有能力代表歐洲承諾前景并讓世界安心,當然是受歡迎的。中國總理溫家寶會見默克爾后表示中國會首要支持IMF等國際機構處理歐債危機的行動,也會考慮參與歐洲內部的救援機制,反映的正是中國對歐盟財政同盟會給經濟帶來正面作用的認同。
包括陷入債務困境的眾歐盟國家接受了德國要求的財政紀律規(guī)則,最直接的作用是為歐洲央行更多地介入歐洲市場提供了政治環(huán)境。不過,沒有德國更大力度的財政轉移支付的話,顯然不足以解決歐元區(qū)的真實內部矛盾,尤其是單一貨幣下的經濟實力差距以及外圍國家缺乏經濟調整工具的問題。
在歐盟內部,至今也仍然有人懷疑,德國會否在掌握了歐盟的實際領導權和最高話語權后,真正承擔起一個領導者必須承擔的責任,向歐洲救援機制注入足夠的財政資源。在出口上已經嚴重依賴德國的捷克投出反對票,正是要提醒德國。
和捷克處境不同,英國首相卡梅倫投出否決票,就顯得比較尷尬。卡梅倫的投票反映的是英國這一非歐元大國在歐元區(qū)走向更進一步的財政同盟后,對自己何去何從的猶疑以及對在歐盟內可能被邊緣化的擔心??穫愡€擔心在傳統上持有親歐盟立場的工黨和自民黨將在歐盟事務上,掌握更多的話語權,并引導英國走向與歐元區(qū)貨幣財政同盟的融合之路。
國內財政健康,但是同樣要依賴歐盟而獲得發(fā)展的歐盟新銳波蘭,在財政紀律條款上投下支持票外,其外交部長去年還在德國做出了波蘭愿意“跟隨柏林的領導”的發(fā)言,可謂用心良苦。雖然在波蘭內部受到爭議,但是聽到的德國人也頗為感動。
歐盟要進一步整合才能化解既存的種種矛盾,而德國也確實是一個理想的歐洲領導者候選人。歐盟主席國是輪值的,但歐洲央行的組織章程決定了德國事實上是貨幣同盟的央行政策主宰者。德國的默克爾需要更加成熟,承擔起領導歐盟就需要保護歐盟和所有歐盟民眾的責任。此時若沒有德國對歐洲援助機制的更大財政投入,IMF組織的歐債救援行動也難免尷尬,何況美國一直還在給IMF擴大救援潑冷水。
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第二大出口國的德國,其經濟強勁表現能夠長期持續(xù)的原因,除了其國內的各種實力因素,很大一部分還要歸功于歐元區(qū)外圍國家?guī)偷聡土藚R率,讓德國在歐盟區(qū)內外的出口占足優(yōu)惠。如果德國在各國認可了新的財政紀律條款后,仍然不愿承擔一個領導者應該承擔的責任,那么德國就是唯一一個需要被集體裁定退出歐元的國家,而且它的退出成本對歐盟最小。歐元國家經濟地理互補性很強。
德國退出后,2012選出的新法國總統(目前社會黨選情領先)可以協調各國改寫歐洲央行章程,并采取歐元貶值的方法來提升出口競爭力,再輔以IMF組織的國際貸款,沒有德國的歐元區(qū)經濟復蘇要經歷的痛苦程度反而要小些?,F在,法國社會黨的總統候選人已經表示當選后要呼吁改寫歐洲央行的規(guī)則,而這促使默克爾公開表示要支持薩科齊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