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多年前,喝得幾近酩酊的江西九江人陶淵明,乘著酒性,揮舞手中的如椽大筆,一口氣寫出了20首飲酒詩。其中第8首為:“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fù)為。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詩中的“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寓意最深。
區(qū)區(qū)十字,可以說是陶公對前人所謂“木秀于林”的一種積極解讀:茫茫天下,蕓蕓眾生,誰敢特立獨行,誰敢標(biāo)新立異,誰就能脫穎而出,有所建樹,乃至為人所折服。由是這兩行詩句往往被后人,特別是被那些對書畫藝術(shù)情有獨鐘的文士們一再書寫,成了一種激勵他們奮發(fā)向上、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力量。
(摘編自中新網(wǎng)2011年11月17日)
【點擊運用】
陶淵明對人生立世道理的獨特解讀,確實讓我們感佩。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我們要想有所成就,確實要有不走尋常路的思維和行動。同時,說到“獨樹眾乃奇”,我們很自然就想到了鄭板橋別具一格的書法,這是對陶淵明這句詩歌的最好詮釋。這也告訴我們:創(chuàng)新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適用話題:創(chuàng)新,獨與眾,詩與人生,別人的路,選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