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勇
PV君是日本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老一代著名的中國古錢收藏大家,曾不惜重金收集大量中國珍稀古錢,因起步早,藏家少,斬獲頗豐,但瑕不掩瑜,當然也會有少量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之處,現(xiàn)據(jù)拍賣公司彩照,略加評點,不妥之處,敬請商榷。
1.木胎包金貝:此貝筆者曾集得一枚,其含金成色與其相近,形狀不同,大約為春秋后期之物,但是否木胎,頗可商榷,以木胎包金之貝幣,尚聞所未聞。筆者所藏之品,包金外觀尚好,內(nèi)胎卻已碎,部分成粉末狀,可能PV君據(jù)此斷為木胎,其實,很可能為青銅質(zhì),因歲月滄桑、氧化嚴重所致。
2.無文大型聳肩尖足空首布:此幣形巧體薄,上部塊狀,生坑綠銹,下部有光澤黑漆古,應為此類幣辨?zhèn)螛藴势鳌?/p>
3.齊三字刀三枚:①黑漆古泛光澤,應為窖藏美品。
②典型生坑綠銹,刀頂及環(huán)部層次清晰,無可質(zhì)疑。
③銹色浮泛,歷經(jīng)兩千余年,有銹而不能入骨,觀感欠佳。
4.“草六”針首刀:通身藍色銹,令人愉悅,可供藍銹錢幣辨?zhèn)螀⒄铡?/p>
5.“山陽”橋襠布:器形、文字、銹色俱佳,2010年筆者曾見一枚器形完整,銹色更佳,惜價格問題尚待字閨中。
6.“陰晉一”方肩橋襠布:山東徐君所藏同品較此品相更為清晰,銹色亦佳。
7.“虞一”橋襠布:此幣周邊有廓,為橋襠布中少見之品,筆者有一品,文字較此品突出清晰,泉界曾有人以有無廓論真?zhèn)?,謬也?/p>
8.“安邑半”橋襠布:安邑布幣系列文字多棱起,周邊清晰分明,泉體亦較厚,幣邊與底章有夾角,呈坡狀。此幣體薄,文字細弱,未見實物,難以確認。
9.金殼貝:此貝命名欠準確,顧名思義,有殼必有其實,殼者外殼也,其實為何物,是銅是銀,未講明白,抑或為空殼而無實,亦應交代清楚。商周至秦漢,所造金幣為金貝、郢爰、金餅及金五銖等,成色均極高,多為99%以上,說明當時冶煉及鑄造技術極高,此貝之色澤即可證明,然唐宋以降則雜蕪不齊,唐開元金錢有的只含金七八成,宋“宣和通寶”金幣成色也不過六七成,至明清則更無定制,當然,朝廷鑄品,鎮(zhèn)庫特制品則另當別論,現(xiàn)存中國錢幣博物館之“咸豐元寶”鎮(zhèn)庫大金幣,其成分當在99%以上。
10.“安陰二”橋襠布:此幣之包漿及銹色為典型水銀古,實物及拍照俱佳,一些收藏者常分不清水銀古與黑漆古,可依此為據(jù),水銀古雖近黑色,但泛射銀色光芒,與黑漆古有所區(qū)別。水銀古造假較難,過去有人以此為王莽之六泉十布辨真?zhèn)沃罁?jù),近聞造假高手有所突破,不得不防。(責編:丁丑)
木胎包金貝
木胎包金貝,長22.9毫米,美品
成交價:RMB 8,625
無文大型聳肩尖足空首布
無文大型聳肩尖足空首布,裂,通長139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RMB 40,250
“齊大刀”三字刀背“土”
“齊大刀”三字刀背“土”,通長177.4毫米,極美品
拍賣成交價: RMB 40,250
“齊大刀”三字刀背“上”
“齊大刀”三字刀背“上”,通長180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 RMB 17,250
“齊大刀”三字刀背“大”
“齊大刀”三字刀背“大”,通長181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 RMB 23,000
“草六”針首刀
“草六”針首刀,通長150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RMB 138,000
中型“山陽”橋襠布
中型“山陽”橋襠布,罕,高48.3毫米,美品
大型“山陽”橋襠布
大型“山陽”橋襠布,有修,高62.9毫米,美品
“陰晉一”橋襠布
“陰晉一”橋襠布,有修,高55.3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RMB 51,750
“虞一”橋襠布
“虞一”橋襠布,高55.1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RMB 28,750
金殼貝一組兩枚
金殼貝一組兩枚,通高30.2毫米,30.9毫米,極美品
拍賣成交價:RMB 5,750
“安邑半”橋襠布
“安邑半”橋襠布,高51.2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RMB 6,900
“安陰二”橋襠布
“安陰二”橋襠布,直徑50.3毫米,美品
拍賣成交價:RMB 2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