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力君
摘 要:通過對松花江流域吉林省境內航運網格局的分析,以及對流域內主要港口腹地綜合運輸網現(xiàn)狀調查與分
析,結合黑龍江水系航運網的發(fā)展建設,以一城一港為原則,提出了松花江流域吉林省境內的港口定位。
關鍵詞:松花江流域 綜合運輸網港口定位
松花江流域吉林省境內港口布局規(guī)劃研究現(xiàn)處于起步階段,在1995年,黑龍江和松遼水系航運規(guī)劃辦公室與吉林省交通廳航道處共同編寫了《第二松花江航運規(guī)劃報告》,報告中對第二松花江流域內港口腹地做了詳細的經濟調查,分析、預測了吞吐量的發(fā)展變化。鑒于松花江流域吉林省境內地區(qū)經濟及水運的發(fā)展格局已發(fā)生較大變化,需要重新制定松花江流域吉林省境內港口布局規(guī)劃。
松花江流域航運網的現(xiàn)狀與分析
松花江航運網主要由松花江干流、第二松花江、嫩江及一些支流航運網構成,航運網起點為第二松花江上游花園口,終點為黑龍江省同江市,并與黑龍江水系構成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整體航運網。
1、第二松花江航運網
第二松花江是吉林省境內第一大河流,是松花江干流的上游段,屬黑龍江水系,其發(fā)源于長白山天池,由東南向西北流經吉林省共計十三個市縣,全長824 km。其中,由河源至豐滿454 km,已經建成4座大型水利樞紐,均無過船設施,使此段航道只能區(qū)段通航,航道等級為五級,主航道通航里程225 km。主要港口有豐滿港、白山港、樺樹林子港,規(guī)劃港口有靖宇港,港間運輸以客運(含旅游)為主,客運船舶載客量在20~800客位之間。
2、嫩江航運網
嫩江發(fā)源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境內的伊勒呼里山南麓,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 自西向東流向十二站與二根河相匯,始稱嫩江。之后向南流經內蒙古自治區(qū)鄂倫春旗、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龍江等市縣后于五家坎子進入吉林省境內,經大安、鎮(zhèn)賚、松原三市縣后,在三岔河口與第二松花江匯合形成松花江干流。嫩江在我省境內五家坎子至三岔河口段,航道里程為197 km,其中三岔河口至大安48 km航道為三級航道,可通行1000t級駁船,此段內主要港口有大安港。
3、松花江干流航運網
第二松花江與嫩江在三岔河口匯流后稱為松花江干流,流經吉林省松原地區(qū)后全部進入黑龍江省,橫貫該省中部的肇原、肇東等十八各縣市及哈爾濱、佳木斯二市,在同江附近注入黑龍江,全長928 km。其中,三岔河口至拉林河口127 km航道在吉林省境內松原市轄區(qū),航道等級為三級,主要港口有松原港下六家子作業(yè)區(qū)。
4、航運網格局
位于吉林省境內的第二松花江、嫩江、松花江干流同屬于黑龍江水系。三條江交匯于三岔河口,形成丁字形航運網,以松原市區(qū)為中心,沿第二松花江可上溯至五棵樹港、德惠港和吉林市;沿嫩江可上溯至大安港和齊齊哈爾市;沿松花江順江而下可至哈爾濱市、佳木斯市和松干各港口,并于同江匯入黑龍江直通俄羅斯伯力港,至韃靼海峽進入日本海。
5、營運船舶調查
通過船型調查分析,在貨運船舶方面,目前吉林省境內只有大安港及松原港下六家子作業(yè)區(qū)貨運船舶達到500噸級和千噸級,現(xiàn)已形成規(guī)模運輸,其他港口貨運船舶噸位在100~300噸級左右,而且數(shù)量有限,只能適應短途運輸。在客運船舶方面,船型以小型普客為主,用途主要是湖區(qū)旅游和市區(qū)旅游。
6、樞紐港布局分析
經過對上述航運網港間距離及地理位置進行分析,吉林港為黑龍江水系內第二松花江上游起始港,松原港、大安港是吉林省與黑龍江水系溝通的主要中轉港,各港之間的運距較長,符合水運運距長、費用少的特點。另外,從腹地經濟及航道狀況方面進行分析,上述三港腹地均為吉林省各地區(qū)的經濟中心,是吉林省原材料及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重點地區(qū),港間航道等級較高,而且與黑龍江水系連成整體航道網,構成水上運輸主通道。因此,上述三港從自然條件及社會經濟發(fā)展方面考慮,適合于建設吉林省境內的樞紐港。
松花江流域內綜合運輸網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1、吉林市綜合運輸網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吉林市對外交通網與結構。吉林市是東北地區(qū)和吉林省的交通樞紐,現(xiàn)已初步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種運輸方式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區(qū)域運輸網主要由四條鐵路、三條國家干線公路、五條重要省級干線公路和以松花江為主的水運線構成。在鐵路方面,吉林市地處沈陽至吉林、長春至圖們、吉林至哈爾濱和吉林至五常等四條鐵路的交匯點,是東北地區(qū)重要的客、貨集散地;公路方面,以長春至琿春、黑河至大連的十字交叉形成交通走廊,另外有吉林至舒蘭、吉林至樺甸等多條高等級公路;水運方面,吉林市現(xiàn)以第二松花江中下游和松花湖庫區(qū)水運為主,其中豐滿以下航道等級為四/六級,庫區(qū)航道等級為五級,主要港口有豐滿港、吉林港。
吉林市客、貨運輸現(xiàn)狀分析。水運貨運量在鐵路、公路、水運三種運輸方式中所占比例最小不到1%,而且運輸距離基本保持在30 km以內,屬于短途運輸。公路與鐵路比較,鐵路貨運量小于公路貨運量,但貨物周轉量卻遠大于公路貨物周轉量。在長途運輸中,鐵路運輸費用要小于公路運輸費用,水運費用介于二者之間,水運所占運輸量比例較小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發(fā)揮出長距離運輸費用少的優(yōu)勢,同時顯示出建設力度不足。
經總體分析后,吉林市鐵路客運量小于公路客運量,但旅客周轉量遠大于公路旅客周轉量,因此,鐵路具有長途運輸優(yōu)勢。水運在總的客運量中所占比例最大為1%,在客運周轉量中所占比例約為1%~4%,說明水運在運距上的優(yōu)勢處于二者之間,而且旅游客運基本上占90%,因此水運在旅客運輸中宜以發(fā)展旅游為主。
2、松原市綜合運輸網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松原市對外交通網與結構。松原市為吉林省中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其對外綜合運輸網以市區(qū)為中心,通過三種運輸方式向四周輻射。境內鐵路有北京至哈爾濱、長春至白城、通遼至讓湖路、北京至齊齊哈爾4條鐵路線,除長白鐵路通過松原市外,其它鐵路線是在松原地區(qū)邊緣通過。水運在松原市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第二松花江烏金屯至三岔河口183 km航道,流經扶余縣、前郭縣、寧江區(qū)和松原市區(qū),嫩江塔虎城至三岔河口40 km三級航道流經前郭縣,松花江干流三岔河口至拉林河口127 km三級航道流經寧江區(qū)和扶余縣。松原港寧江作業(yè)區(qū)在市區(qū)第二松花江右岸有500t級泊位6個,主要存儲貨物為煤炭和砂石,因二松上游航道現(xiàn)不能全線通航,除有短途砂石運輸外,扶余碼頭上游現(xiàn)已無貨物運輸。二松扶余碼頭至三岔河口段41 km航道在枯水期,由松花江干流和嫩江來的500~600t級船隊無法航行進入第二松花江,因此1995年以來,黑龍江經松花江干流由水路運至松原市的貨物,改由距市區(qū)32 km的松干右岸寧江區(qū)朝陽鄉(xiāng)下六家子處裝卸,現(xiàn)已形成自然岸線600余m,堆場面積接近6萬m2。
松原市客、貨運輸現(xiàn)狀分析。經調查,松原市鐵路貨運量的絕大部分貨種為煤炭、糧食、化工產品和鋼材、水泥、砂石、塊石等建筑材料,水運貨運量的貨種為煤炭和砂石。其特點如下:第一,各種運輸方式運量結構特點鮮明,首先在旅客運輸上,鐵路客運量逐年下降,占總運量的比重也逐年下降;公路客運量增長速度較快,占總運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水上旅游客運量增長速度很快,因基數(shù)小,占總客運量的比重很小,水上客運量全部集中在二松內,但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上客運旅游還有相當長的增長期。其次,在貨物運輸上,公路、鐵路貨運量增長緩慢,所占比重分別保持63%~72%和28%~35%之間,在綜合運輸網中處于主導地位。水運運量增長速度緩慢,占總運量的比重太小,對綜合運輸網僅能起到微弱的補充作用。第二,長途貨物運輸原先主要靠鐵路,但隨著高等級公路的逐步建設和公路運輸網絡的逐步形成及交通運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形成了多種經濟成份并存,多層次、多元化的公路運輸新格局,使公路方便、快捷,門到門的運輸特點得以充分體現(xiàn),吸引了很多長途零散的貨源,形成了現(xiàn)在長途貨物運輸中,公路和鐵路平分天下的格局。第三,水運貨運量增長緩慢,主要是由于航道基礎設施薄弱,主要表現(xiàn)在:二松吉林至松原段航道不能全線通航,松原市至三岔河口段航道通航保證率低,松花江干流下六家子作業(yè)區(qū)裝卸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