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梅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沒有高深的語法知識、文學知識,多是一些淺顯易懂、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的基礎知識。因此,筆者認為這一階段的教學,關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
多媒體技術以形、色、光、畫的獨特效果,鮮明的表現(xiàn)力和直觀形象性,最能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愉悅地入其境。
1.展現(xiàn)畫面,再造形象。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象。例如,《日月潭》是一篇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閱讀課文,雖然背誦起來朗朗上口,但對于孩子們來說難以想象那遠在他方的日月潭之美。于是,我創(chuàng)設音頻、視頻兼?zhèn)涞漠嬅?,伴隨著歡快的旋律展現(xiàn)出一幅幅如畫的美景,幫助學生領悟了文章所表達的意境。
多媒體還可以幫助學生根據(jù)原象或文字再造形象。當學生把以前電視里看到的、書本上看到的、合情合理想象到的,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形象思維的閘門被訇然打開時,各種形象便紛至沓來。在此過程中,學生樂于學,樂于表達,無論是信息的攝取,還是信息的輸出,都如同那些海底穿梭的游魚,往來不息。
2.結合畫面,體會思想。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圖文并茂、情景相融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主動探索知識。在教《看雪》一文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入境,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去學習、理解、體會,揭題后利用多媒體播放了《雪人》中的一段樂曲,優(yōu)美的曲調(diào)、清新柔美的旋律、栩栩如生的畫面,立刻吸引了學生,引起他們探究的興趣。欣賞樂曲調(diào)動了學生愛音樂、愛雪的情感,撩撥了他們的探究心理,造成一種“欲知原委,請讀課文”的心理效應。
3.理清脈絡,訓練思維。小學生思維是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如果缺少外界媒體的刺激或啟迪,他們在思考問題時,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思維障礙,有時還會出現(xiàn)思維不完整的情況。教師如果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會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收到豁然開朗的效果。如《稱象》一文,曹沖怎樣稱出大象的重量,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稱象的整個過程,我使用自制課件進行演示,學生如同親臨其境,直觀地感受到稱象的方法,頓悟的喜悅油然而生。
二、活學活用激發(fā)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地發(fā)生著變化。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多挖掘和利用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記得我曾經(jīng)講過一篇課文,題目是《媽媽的愛》。在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時,我鼓勵學生挑戰(zhàn)作者,想象一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體現(xiàn)了媽媽的愛,能不能像作者一樣說一說生活中“媽媽的愛”。學生聽后,都開動腦筋思考起來,不一會兒,一雙雙小手舉得高高的。雖然他們的語言不夠嚴密,也不夠優(yōu)美,卻都實實在在地道出了母愛的偉大。學生A說:“寒冷的雪天,媽媽給我做了一副棉手套,??!媽媽的愛就是那冬日里的溫暖?!睂W生B說:“我受到別人的嘲笑時,媽媽給了我一個擁抱,??!媽媽的愛就是那溫暖的胸膛。”學生C說:“我的鞋墊濕了,媽媽幫我曬干,??!媽媽的愛是那暖暖的鞋墊。”學生D說:“媽媽總是做我喜歡吃的飯菜,?。寢尩膼劬褪悄强煽诘娘埐恕!甭牭竭@幾個學生的發(fā)言,其他學生的小手舉得更高了,有的學生急得站了起來,喊著:“老師,我說,我說……”這真可謂“一石擊起千層浪”。學生們的回答讓我感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很獨特,他們的世界充滿想象力,他們的思維具有很強的發(fā)散性。
三、設計游戲激發(fā)興趣
在語文課堂這塊訓練陣地上,讓學生心甘情愿地去學尤其重要。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為了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我喜歡選擇“摘蘋果”的小游戲。游戲很簡單,在紅紅的蘋果上貼上要認的字,在綠綠的葉子上貼上拼音,在黑板上畫一棵大大的果樹,把這些果子和葉子打亂擺在樹上,然后由兩組學生各派兩個代表進行比賽,找到漢字和相對的拼音摘下來,摘得多的就算勝利,最后讓勝利者充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學生讀一讀這些字。在愉快的游戲氛圍中,學生輕松地記住了字音。
除此之外,動人的故事、正確的評價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只要教師肯于探索、研究,肯于發(fā)現(xiàn),肯于關注孩子,肯于讓學生說、讓學生想,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就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點燃智慧的火花。
(責任編輯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