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您好!
我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沒什么文化,幾年前丈夫病故留下兩個兒子。我一直在家務農(nóng),供孩子讀書?,F(xiàn)在,兩個孩子都自食其力了。我覺得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種地太吃力了,就外出到城里做了家政工。
我到這家是照顧一個90高齡的老人。這家人對我不錯。一開始,我不會做城里的飯,女主人就一點兒一點兒地教我。我不會使用電器,他們就耐心地告訴我。雖然老人時不時會把屎尿弄到褲子上,我得給她換洗,但這些我都不介意,這是我的工作,我得努力干好。
可讓我心焦的是,才干了兩個月,就又得考慮回家了。大兒子打電話給我,兒媳懷孕了,想讓我回去照顧。我給二兒子打電話,說我不想回去。我想再掙點兒錢,他還沒有結婚,到時也得用錢。老二給我出主意,說生完孩子讓他們在當?shù)毓鸵粋€人,我出工錢,這樣還能落點錢。我想這個主意不錯,就打電話和家里商量,我弟弟說:姐,你要想想,我勸你回來,錢什么時候不能掙?。?/p>
我明白他的意思,我現(xiàn)在不回家,等我老了,他們不管我,理由就是明擺著的——誰讓我在他們需要的時候不回家的?!可是,在我能做的時候,我不出來掙點錢,手里一點積蓄沒有,這晚景能過得好嗎?等二兒子再有了孩子,那時我還出得來嗎?我該怎么辦呢?
秀英
秀英:你好!
農(nóng)村老人養(yǎng)老是個大問題。自2005年以來,國家接連多次給企業(yè)退休人員調(diào)高基本養(yǎng)老金,人均養(yǎng)老金每月領取額超過了1000元。但部分地區(qū)的老年農(nóng)民不像城鎮(zhèn)職工那樣能享受養(yǎng)老金,不光是無兒無女的老人養(yǎng)老難,有兒有女的老人養(yǎng)老也難。個別老人在喪失勞動能力之后被兒女遺棄,甚至出現(xiàn)“有錢蓋房,無錢養(yǎng)娘”、“媳婦領進門,老娘傍廁旁”的現(xiàn)象。
你不希望悲劇在自己家里發(fā)生,想靠現(xiàn)在的努力讓自己的晚景過得好一點兒,這種心情我十分理解。
因此,如何作出決定,的確應該多方權衡,慎下決心。畢竟農(nóng)村的家族觀念還較重,政策扶持還不能馬上到位,在這種情況下,要多和兒子、兒媳協(xié)商,一定要充分理解他們,讓他們也理解你的心情。比如,孫子生下來,非常小的時候,不宜留給你,可不可以讓兒媳帶兩年,再由你來照顧?或者你們一起出來,在一個城市打工,彼此相互照應,一起把孩子帶大。現(xiàn)在這樣把老人與孩子留在老家的方式,雖然年輕人選擇的余地大了一些,但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對老人也不公平。
至于月子里是否要你回家照應,能不能請人幫忙,這些都要好好商量。能請人更好,如果家庭意見不能統(tǒng)一,我想你不一定堅持不回去。家里的事一旦弄僵,大家好長時間都過不來,也許沒有這個必要。的確,錢什么時候都能掙,多掙幾個月也不解決根本問題。
中國農(nóng)民60歲以后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yǎng)老金的試點已經(jīng)在部分省市啟動,也許過一段會得到普及。你不必想得太悲觀,努力安排好眼前的生活,既不與兒子、兒媳搞僵,也盡量保持一定的自己選擇的空間。多多協(xié)商,這樣好不好?
丁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