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霖 趙洪海
榮成,古稱“朝舞之地”,《孟子·正義》中解釋為“朝日樂舞之地”,意思是說這里風光優(yōu)美,人煙阜盛,連朝日都不愿意離去并為之且蹈且舞。崇山闊海哺育了優(yōu)秀的榮成人,塑造了榮成人勤勞、樸實、智慧、忠誠的性格,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榮成靈動的水土孕育了劉元浩主任質(zhì)樸、厚重、內(nèi)斂、率真的個性,其作品先后被《山東當代書法名家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博覽》、《跨世紀書畫家大典》、《世界書畫名家大典》等多家報刊出版社刊登收錄并榮獲全國、全軍展覽和獎勵多項,山東電視臺還曾兩次做專題宣傳報道,多幅作品被季羨林、任繼愈、王昆等國家領導人和知名人士以及新加坡、香港、韓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友好人士收藏。去年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劉元浩書法集》還得到中國詩詞協(xié)會副秘書長、著名詩人桑恒昌先生和著名詩人、書法家啟源先生贈詩作序。
字如其人!劉元浩性格謙和、性情不張揚、不高傲。其作品行草書中蘊含隸書的筆意,質(zhì)樸凝重、清新雋秀,彰顯靈性,洋溢著軍人的陽剛之氣。古人有“橫鱗豎勒”之說,意思是寫橫要像逆向刮魚鱗一樣,產(chǎn)生一定的阻力,觀劉元浩的作品不輕、不滑、不飄、不弱,盡顯沉著、凝重、蒼勁老辣。于繁華璀璨的書法界,劉元浩的書法如素雅的蘭、不染的荷、傲霜的梅、不俗的竹,遠離俗塵,簡約自然,翰墨流暢中盡顯劉元浩藝術(shù)心靈的筆墨情趣,書寫著精神的大寫意?!吧癫蔀樯希钨|(zhì)次之,兼之者方可紹于古人”,追求創(chuàng)新和書法的神韻、抒寫靈性的有生命力的作品始終是劉元浩主任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他坦言:只有創(chuàng)作心態(tài)恬淡自如、物我兩忘、摒俗棄粕,才能寫出真情至性,表現(xiàn)出自己的知識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正如中國詩詞協(xié)會副秘書長、著名詩人桑恒昌先生所言:“揮毫中國韻,落墨赤子情。書道開妙境,藝壇舞高峰”。
啟源先生曾賦詩“書香墨雅杳俗塵,肉潤風骨氣慣神。飛處游龍詩醉筆,驚鴻照影韻怡人”。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是作者思想境界、生活閱歷、藝術(shù)修養(yǎng)等各方面實力的總體展現(xiàn)。“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性”!觀他的作品“靜思增智”,與佛學中參道;“閑靜自樂”,與修心中養(yǎng)生。他雖多年筆耕不綴,勤奮努力,但仍謙虛慎言:我學習書法,很想寫好,卻筆力不足,充其量也就是剛剛學步。但我學習書法,既鍛煉了身體,又因研讀古人碑帖,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同時我還交往了很多書畫界的朋友。書法讓我獲益匪淺,從中得到很多快樂,縱然字沒有寫好,但有此收獲,足矣。
歲月的磨礪,讓劉元浩深諳社會生活的真諦。性情使然,一向與人為善的他非常熱心公益事業(yè),曾多次參與義捐義賣活動。1998年參與書畫院舉辦的拍賣會;2003年初,在非典肆虐全國時,與書畫院的20余位書畫家創(chuàng)作書畫作品80余幅,全部捐贈給了北京小湯山醫(yī)院;2004年,東南亞國家遭受地震、海嘯襲擊受災時,與書畫院的同事們一起向山東省有關部門捐獻書畫作品30余幅,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贊譽。劉元浩還時常為山東省慈善總會、濱州聾啞兒童學校、山東省殘聯(lián)等單位進行義賣,支持慈善、助殘等公益事業(yè);還向善者愛心書畫網(wǎng)義捐三幅書法墨寶,支持善者愛心書畫網(wǎng)扶老、助學、助困等慈善項目。他以書畫傳情,為困境中的人們送去關愛和祝福,為社會弱勢群體做出奉獻,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yè),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閑談古今莫生閑氣,靜坐打禪回憶過去,張開嘴巴唱一曲,定對身心有益”,劉元浩自語小詩一首,對當下的生活很是愜意,得閑賦詩作詞,以文會友,結(jié)墨緣續(xù)書情,徜徉在文海書洋,以靜致遠,剛?cè)峥藵?,獨享歷經(jīng)風雨后的璀璨。(編輯/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