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芬
親近自然的非洲是5歲兒子的首選——赤道上的雪山,無邊的草原,孤獨、自由。這些已讓人身未動,心已遠(yuǎn)。于是2011年,咱們?nèi)シ侵蓿?/p>
2011年的9月底到10月初,15天的時間,三個人在東非展開了一段奇妙的旅行。比起在歐洲旅行的低調(diào)內(nèi)斂,當(dāng)踏上東非肯尼亞這片古老美麗的土地時,就注定是一次興奮的旅程。而且東非的住宿和服務(wù),都比之前預(yù)想好很多,除了路況不是很好,一切都很順利。不管是赤道上乞力馬扎羅雪山,湖上生活的火烈鳥,大草原上奔跑的長頸鹿、獅子、象群,非洲馬賽人生活的村落……所有種種總讓一家人收獲頗多。
最難忘的是在博格里亞湖的那個上午,如粉色云彩般的火烈鳥群,覆蓋了整個湖面,媽媽Sissi帶著兒子,興奮畫起了寫生,爸爸Hawky則用相機記錄下眼前的美麗畫面。而當(dāng)成片的火烈鳥撲簌著翅膀起飛的瞬間,時光在那一刻凝固住,他們和非洲這片美麗的土地完全融為一體。
比起帶孩子去旅行的一點麻煩,快樂似乎更多。旅途中兒子經(jīng)常會講出讓父母都捧腹的笑話;晚上兒子會貼心地幫疲憊的Sissi脫掉鞋子,揉揉媽媽的腳;爬火山的時候,兒子會拍拍自己的胸脯說要像個男子漢不怕累;看到媽媽拎著許多的行李,兒子也會主動分擔(dān)。許多細(xì)節(jié)的點滴,讓夫妻倆發(fā)現(xiàn),孩子的個性和心靈在旅行中也成長了許多,而且也擁有了獨立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能力。
Hawky&Sissi:現(xiàn)居深圳,自助游達(dá)人夫妻,出版《兩個人的愛琴海》《迷失東非》
博客: http://www.sissi.com.cn/
晶瑩:現(xiàn)居上海,熱愛旅行,人生愿望是行走于天地之間,爆發(fā)于溝壑之中。
新浪微博搜索:Zoey之仁慈
2002年的蜜月旅行,晶瑩和老公去了新西蘭,在云的故鄉(xiāng)《魔戒》的取景地,兩個人都沉浸在浪漫滿足中,流連忘返。
也許就是從那一次的新西蘭之旅,晶瑩愛上了旅行。從孩子2歲開始,他們開始了三人旅行。晶瑩的計劃是,能夠在孩子念小學(xué)之前,走遍亞洲各國。
當(dāng)然帶著孩子旅行后對于地點和行程還是會不同,晶瑩和老公更喜歡選擇有海島或是海灘的地方,因為海邊更能讓孩子親近自然,泰國的PP島、馬來西亞的熱浪島、印尼的巴厘島都留下過他們的身影,在熱浪島陪著孩子喂小魚、撿貝殼、堆沙子、潛水、游泳都是很開心的體驗。在普吉島,他們住的酒店房間對面就是大海,空余時間還可以帶孩子騎大象。
最難忘的是日本游,日本的干凈和整潔給一家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歲的兒子回國之后在地上看到垃圾都會撿起來扔到垃圾桶里去,通過旅行不僅僅是感受到異國的風(fēng)情,更讓孩子在旅行中學(xué)習(xí)成長。性格也會變得開朗大方,見到外國人也會很大方自如地運用學(xué)過的句型和單詞對話。
兩個人的旅行也許更輕松更隨意,雖然三個人一起出門需要考慮的事情更多,責(zé)任也更重大,但是她依然覺得三個人的旅行不失浪漫和幸福,只要用心去體會哪怕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細(xì)節(jié),也能讓人快樂。
在國外,帶著寶寶旅行的又叫做“手推車旅行”。如果說一個人旅行是自由精彩,兩個人旅行是甜蜜浪漫,那三個人的旅行呢?下面的4對夫妻曾經(jīng)都是為愛走天涯的旅游達(dá)人,經(jīng)歷過浪漫甜蜜的兩人旅行,但他們說,三個人的旅行更是沉甸又飽滿的幸福。
曉東&妍妍:現(xiàn)居美國佛羅里達(dá)州,愛生活愛旅游達(dá)人一對。
博客:http://blog.sina.com.cn/biyan0508
女兒依依九個月大的時候,全家一起去墨西哥旅游,小家伙雖然被大太陽曬得有點黑,可是依然精力充沛,滿是興奮感。最巧合的是墨西哥旅行之后,依依就學(xué)會了自己走路。夏天去阿拉斯加,乘坐游輪看到近在眼前的美麗冰川,聽著冰川爆裂的聲音,那么近距離親眼看到野生北極熊,一家人都覺得震撼極了!2011年的12月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阿斯潘雪山,不到兩歲的依依嘗試了人生的第一次滑雪,三個人在雪地盡情地撒歡決定明年還要來!
如果問妍妍,從兩個人的旅行到三個人的旅行,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她會說,以前夢想著和心愛的老公走遍世界每個角落,分享最美的風(fēng)景。但現(xiàn)在這個夢里還多了一個人,那就是可愛的女兒依依。雖然實現(xiàn)這個夢想的代價是,需要增加很多沉甸甸的瑣碎細(xì)節(jié),但是一家人在一起旅行的幸福感,卻是什么都代替不了。
還記得大勇和小花嗎?他們走過歐洲七國、東非、日本、菲律賓,驚喜滿滿的浪漫旅程,觸動了許多人的心靈。
在他們看來,出國旅行在孩子5歲之前都沒有太大意義,等到孩子身體素質(zhì)和獨立性更好,還有學(xué)習(xí)能力提高的時候,出國旅行才更有收獲和意義。但平日周末大勇和小花,會選擇在國內(nèi)的海邊或是周邊的公園陪女兒可言度過周末時光,偶爾也會帶她去香港的迪斯尼樂園玩耍。但行程都會安排簡單舒適,因為他們看重跟孩子相處,而并非周圍的風(fēng)景。跟孩子在一起,大勇和小花變得很輕松,發(fā)呆、閑聊、嬉笑打鬧,感受時光悠然流逝,在他們看來這也是一種美妙的旅行體驗。
小花相信,對于女兒來說,不管是馬爾代夫的沙子、海南三亞的沙子、小梅沙的沙子,其實并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孩子只在乎是否玩得開心,父母是否陪伴她。從滿足感上來說,也許一次15天的長途國外旅行,不如有15個有父母陪伴度過的公園海邊時光。他們建議想帶年幼的孩子旅行的父母,不妨考慮周邊的戶外,海邊散步、徒步登山、游玩公園……這些能夠曬到太陽,接觸到自然的短途旅程,都能帶給孩子身心很愉悅的體驗。
大勇&小花:現(xiàn)居廣東深圳,先后出版過《大勇和小花的歐洲日記》《大勇和小花的東瀛日記》等。
博客:http://www.dayong.name
好爸爸的雙重標(biāo)準(zhǔn)
文:吳淡如
“告訴你一件事,你爸今天來找我聊天呢?!庇乐钦f。
“我爸?他找你做什么?”
慧群才十九歲,剛念大一,永智是她第一個男朋友?;诤蛬寢尩募s法三章,有男友候選人一定要先帶回家瞧瞧,于是她把永智帶回家吃飯。飯桌上,爸爸沉默不語,好像有心事一般。只在永智離去之前,才向永智要了電話。
“他把我家里的狀況問得很清楚,”永智說:“臨別前,他忽然警告我說,他就只有這么一個寶貝女兒,要我好好照顧你,警告我不可以花心,也不可以動你一根汗毛,否則,他一定會打斷我的腿……”
“他是開玩笑的啦?!?/p>
“不,他很嚴(yán)肅?!庇乐钦f。
慧群暗暗覺得好笑,想不到父親會有這么一招。
“我爸爸有雙重標(biāo)準(zhǔn),”慧群說:“聽我媽說,爸年輕的時候,一直很花心,惹得媽很生氣,媽脾氣一來就會向他動手,他也不甘示弱地反擊,互毆到鼻青臉腫的地步……”
這樣的爸爸,竟然會如此警告女兒的男朋友,豈不是待己以寬,律人以嚴(yán)?
其實,多數(shù)男人,在當(dāng)丈夫和當(dāng)爸爸時,對于“男人”的要求,確有雙重標(biāo)準(zhǔn)。
我見過一些父親:并不怎么珍惜妻子,卻十分疼惜女兒──妻子為他做了一輩子家事,他覺得理所當(dāng)然,還會挑東嫌西,女兒幫他洗了一件衣服,他就連聲贊美、充滿感激。
娶媳婦要娶賢慧的、為夫家奉獻(xiàn)的,嫁女兒卻不希望她為夫家貢獻(xiàn)太多。
妻子花錢嫌浪費,為女兒花錢都值得。
對妻子沒耐性,對女兒耐心十足。
世上的男人花一點都是應(yīng)該的,包括自己;女婿花一點,就罪該萬死。
是的,完全不知反省。
這樣的爸爸,在妻子眼中并不是個好丈夫,但在女兒心里,會一直是個好爸爸。
重點請放在“最后”
文:晴天
日文里有個特色,就是“句尾比句首重要”。也就是說,愈是后面出現(xiàn)的內(nèi)容愈重要。因此,絕對不要將人們喜歡看的或是宣傳重點放在句首,一定要放在句末。
比方說,賣和服給京都人時,要說“這是使用大阪的絲線,但是在京都織成”。相反,賣和服給大阪人時要說“這是在京都織成,但是使用大阪的絲線”,這樣一定能讓對方感興趣。
說明同樣一件事情時,只要改變陳述順序,就能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下面例句,前者就給人否定的感覺。
“工作效率高,但是個性隨便。”——“個性隨便,但是工作效率高?!?/p>
“頭腦很好,但是男女關(guān)系復(fù)雜?!薄澳信P(guān)系復(fù)雜,但是頭腦很好?!?/p>
“很努力,但是最近沒有精神?!薄白罱鼪]有精神,但是很努力?!?/p>
“便宜,但是難吃。”——“難吃,但是便宜?!?/p>
每句話里都包含了“負(fù)面”及“正面”詞匯,雖然將正面詞匯放在句尾,結(jié)構(gòu)上感覺相差不大,可是給人的印象卻變得肯定。
心理學(xué)上有所謂的“峰終定律”,這是丹尼爾·卡恩曼創(chuàng)造的詞匯,說明最后的印象會決定給人感受的好壞。約會遲到時,只要能在臨別前好好致意或道歉,就能帶給對方好印象。峰終定律指出,最后印象會比第一印象來得更重要。表達(dá)時,陳述的順序很重要,一旦順序錯誤,即使講的是同一件事,給人的印象也會有一百八十度轉(zhuǎn)變,這點務(wù)必小心。
當(dāng)你想要表達(dá)某些難以啟齒的事情時,請記得把正面詞匯放到句尾。
為“意義”埋單
文:劉瑜
我在國外生活了幾年,回國前想給親戚朋友買點禮物,便去了名牌折扣店。一些過了季沒賣出去的名牌,也就是名牌中的“半老徐娘”,在那里薈萃一堂。
以前在國內(nèi)讀研時,和一個朋友合譯過一本書,叫《禮物之流》,是一本人類學(xué)的書,大意是說:禮物這個東西,本質(zhì)不是東西,而是意義。禮物的流動也就是意義的流動、秩序的流動,或者說得更嚴(yán)重一些,就是人類關(guān)系的流動。沒有禮物,人類的生老病死這些事件,和動物的生老病死也就沒有了太大區(qū)別。
想到這一點,我就更覺得買一些名牌送人是一件事關(guān)重大的事情,因為我送給人家的不僅僅是東西,而且是“意義”。從使用價值的角度講,一條地攤上買的圍巾和一條名牌圍巾沒啥大區(qū)別,但是從“意義”的角度講,給名牌產(chǎn)品付款的那一刻,象征著我對你的重視,也就是你對我的意義。
于是,我就在這里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尋找價格適中的“意義”。這個“意義”不能重到砸壞我的心臟,但也不能輕到讓我連眼睛都不眨一下?!耙饬x”們前呼后擁,五顏六色,朝我擠眉弄眼。在它們的勾引下,最后,我買下了一大堆“意義”,其中包括五個錢包、兩條圍巾、一件衣服、兩個挎包、三個裝飾品、一雙鞋。
后來,我累得氣喘吁吁,買不動了,坐在商場旁邊的窗臺上休息。我拿出紙和筆,統(tǒng)計我買了幾樣?xùn)|西,還差幾樣。我算得很專心,鉤鉤叉叉打滿了一張紙,腳邊堆了一座小山似的禮物。
最后結(jié)賬的時候,收銀小姐笑嘻嘻地說:“你買了一大堆東西?!蔽艺嫦爰m正她,不是一大堆東西,是一大堆“意義”。我要把這堆“意義”裝進(jìn)箱子,坐上飛機,帶回家,然后打開,一件一件拿出來,一件一件送到人家的手上,聽人家的贊嘆。到那個時候,我會想,所有這些無聊的名牌,無聊得多么有意義。
如何讓男人變心?
文:陳保才
生活中,大多數(shù)女人想的是:如何找到一個不變心的男人。
其實,與其挖空心思、絞盡腦汁鉆研如何讓男人不變心,倒不如看看,女人做什么男人會變心?
調(diào)查了許多男人,他們無一例外地認(rèn)為,當(dāng)一個女人讓自己不滿意時,也就是他們開始變心的時候。當(dāng)你沒有追求,當(dāng)你成了無聊的主婦,當(dāng)你變得無趣,當(dāng)你漸失風(fēng)情,男人對你也就不滿了,這時最容易變心。
另一個讓人跌破眼鏡的變心法則是:女人付出越多,男人越容易離開。這種情況生活中常常發(fā)生。有的女人犧牲了自己的事業(yè),把孩子撫養(yǎng)長大,變成了徹頭徹尾的主婦,結(jié)果呢?老公在外面私生子都搞出來了。女人付出,終究都是白付。所以,女人只有想著法子讓男人付出,男人才會珍惜。
我的一個朋友說他老婆并不讓他沉醉,但他對老婆付出了太多,工作是他幫忙找的,學(xué)習(xí)是他幫忙搞定的,他把她從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培養(yǎng)成了一個公務(wù)員,付出的血汗比誰都多,你說,他能輕易放棄她嗎?
還有一個危機。有的男人換了好幾個女朋友,每一個都差不多,前一個總是被后一個替代。當(dāng)他找到更年輕的替代者,那個年老的,便成為過去。也就是說,如果你很容易被替代,你的男人就很容易變心。
一個相反的例子是,有的女人不顧家、貪玩,甚至連孩子都不生,但老公就是對她死心塌地。很多人想不通,其實,這是因為兩人很合適。因為這個男人是個內(nèi)心羞怯的人,他對外部世界是恐懼的,他的人生有點緊張,他缺乏將困難干掉的勇氣和果斷,所以,他不需要一只依人小鳥,而需要一只孔雀,哪怕那只孔雀會四處開屏,但也有她的魅力和能量,而這個女人恰恰就是這樣的人,愛情因兩人性格互補而變得堅固。
綜上所述,結(jié)論大致出來了,想讓一個男人變心很容易:讓他不滿;對他付出太多;可隨意替代。而如果想鎖定一個人,你就要反過來做:做他最中意的人;不要付出太多;成為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者。
這正適合西方心理學(xué)家提出的公式:男人對某個女人的執(zhí)著程度=滿意度+投資量-可替代性。你信也好,不信也罷,反正鎖定一個男人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