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里,大片爭相上演,場場爆滿,人們在各種驚險刺激中追求視聽享受。
地鐵中、公交上,戴著耳機聽音樂的年輕人隨處可見,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為自己暫時隔絕出一方安靜的天地。
可是你知道嗎,電影院中噪聲強度高達120分貝,“隨身聽”的最大輸出可達105~120分貝,而如果人們接觸強度為110分貝的噪聲超過1分30秒或瞬間接觸140分貝噪聲,就會立即發(fā)生聽力損害。我國著名耳科和聽力學專家、WHO預防聾和聽力減退合作中心主席、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yī)師卜行寬教授呼吁廣大市民保護聽力,健康用耳。
噪聲危害正激增
近年來,因環(huán)境噪聲污染導致耳聾的人數(shù)逐漸增多,根據(jù)WHO統(tǒng)計,在人類所有的致聾病因中,噪聲僅次于衰老,排在第二,約占37%。從生理學觀點來看,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tǒng)稱為噪聲。常見的噪聲包括以下幾種:工業(yè)噪聲,如工業(yè)生產中的機器轉動、震動產生的機械性噪聲;交通噪聲,鳴笛音、火車行駛的噪聲等;社會生活噪聲,舞廳、迪廳的樂器演奏音,家用洗衣機、空調的噪聲等。
噪聲損害是全身性的
噪聲是一類引起人煩躁或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如果在強噪聲環(huán)境下不采取防護措施,不但會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傷,而且對全身各系統(tǒng)都會產生嚴重影響。噪聲損傷及其程度取決于噪聲強度和暴露時間。持續(xù)暴露在85分貝以上的噪聲環(huán)境中會引起聽力損傷、高血壓、失眠、消化障礙和其他疾病,也有害于學生的學習和行為。而如果接觸強度為110分貝的噪聲超過1分30秒或瞬間接觸140分貝噪聲,就會立即發(fā)生聽力損害。
如何保護聽力
在平時生活中,注意減少“電子噪聲”的危害對保護聽力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降低收音機、電視機等音響設備的音量,盡量不按汽車喇叭,不大聲喧嘩,盡量少參加噪音大的體育運動和少聽搖滾樂?!半S身聽”應在安靜環(huán)境中用,盡量不要在地鐵及公共場所等喧鬧的地方用,不要開大音量追求刺激或想掩蓋周圍噪聲而犧牲了自己的聽力。經驗表明:用隨身聽時若聽不到別人談話,就說明音量過大,應及時調小,而且不要聽得太久。
噪聲暴露后如立即出現(xiàn)耳鳴或耳內仍有被蒙住的感覺,或者雖能聽到講話卻不懂得意思,就必須警惕噪聲損害,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