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背越式跳高不同于其它運動項目,它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在學習技術動作時首先要及時解決怕碰桿、怕摔的恐懼心理。因此排除學生背越式跳高懼怕感的心理障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措施。下面就我個人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1.讓學生獲得正確的視覺表象
教師的示范至關重要,示范是給學生建立一個清晰的視覺動作印象,為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奠定基礎,所以教師在示范前應充分做好熱身準備,讓動作既規(guī)范又優(yōu)美,否則很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除教師示范外,也可以讓膽量大、技術全、積極性高的學生做示范,利用這些同學激發(fā)那些膽怯或技術不全的學生達到搶練的欲望,讓他們有一種成功感,從而消除對跳高的懼怕心理。
2.利用橡皮筋作橫桿 (圖1)
圖1
目的:橡皮筋當橫桿能讓學生有安全感,有效克服心理障礙,從而放開膽子練習。
方法:背對橡皮筋站立,自然放松、提踵、向后倒肩、挺髖,以肩背落地。
要求:兩臂配合上擺、挺髖、挺胸、肩后倒下沉。
3.背對山羊做原地倒肩成“橋” (圖2)
目的: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倒肩、挺髖,形成背弓定型。
方法:背對山羊,雙腿微屈兩臂下垂,然后提踵,向后引肩倒體,以肩背落于山羊,挺髖成“橋”。
圖2
要求:提踵盡量高,快提慢倒后成“橋”,在墊上稍停片刻。
4.背對山羊體會肩、背、臀依次觸墊與小腿彈踢動作
目的:起跳后空中倒肩、挺胸、挺髖、甩小腿,使肌肉群得以感知空中動作。
方法:背對山羊,自然放松站立,提踵向上跳起發(fā)力,兩臂屈肘外展、上擺、肩后倒下沉,同時兩小腿放松下垂,當身體從山羊順勢往跳高墊下滑時,兩小腿積極上甩。
要求:挺髖挺胸,形成典型“橋”的背弓姿勢,積極向上甩小腿,用整個肩背落墊。
5.轉移注意力
教師可用“1—2—3”或“嗒—嗒—嗒”的節(jié)奏信號讓學生助跑,逐漸建立正確的助跑節(jié)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步點和節(jié)奏上,這樣注意力就不會在橫桿上,既得到了助跑的速度,還克服了學生在接近橫桿時有不敢跑的心理障礙,樹立了助跑的信心。
6.無橫桿助跑與起跳
在練習起跳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用無橫桿練習,學生可用不同的姿勢落在墊上,目的是體驗身體運動后的落地方向。當學生體會到起跳后身體落到了安全地段,能夠消除學生起跳后怕落不到墊子上的恐懼感,樹立了起跳的信心。
7.巧用語言建立信心
學生練習時教師巧用語言來激勵學生。如“身體在桿上放松一點”“不用急再來一次”“助跑和踏跳再積極一點”“下次你準行”。完成一次正確的過桿動作時,用“好,就這樣”。升高一個高度時用“你能征服這個高度”等肯定的語言鼓勵學生。教師在課結束時,用“今天大家表現(xiàn)很好,課時完成得很輕松”等語言調(diào)節(jié)。鼓掌加油來激勵學生的熱情,對學生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明確的肯定,培養(yǎng)他們的欲望和勇氣,建立信心。
實踐表明,這些練習方法不但使背越式跳高技術得以鞏固和提高,并且使學生的練習興趣倍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上體育課的信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