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理
愛從簡單的模仿和重復開始
1歲寶寶
愛心小情景
文文非常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玩游戲,當她拿著自己最心愛的獅子寶寶滿屋子亂跑的時候,如果爸爸大喊一聲:“給媽媽拿過去!”她就會屁顛屁顛地跑過來,把獅子寶寶送到媽媽手里,露出燦爛的笑容,還會自己給自己一個鼓勵,興奮地大叫一聲。
寶寶是這樣的
1模仿爸爸媽媽的愛
1歲的寶寶模仿能力非常強,餐桌上的寶寶看到媽媽給自己喂東西,也會好奇地想要抓住食物送進媽媽嘴里,堅持“我吃一口你也吃一口”。雖然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分享的重要性,但爸爸媽媽鼓勵的笑容會讓他記住這個動作,樂此不疲地重復下去。耐心地喂寶寶吃飯的媽媽們,忙碌了一天,好好享受一下這甜蜜的愛的時光吧!
2了解不同愛的表現(xiàn)
1歲的寶寶可能會有些認生,但還是很喜歡出門玩的。見到爺爺奶奶們,會露出甜美的微笑,見到大哥哥大姐姐們,也會伸出友好的小手來打招呼。爸爸媽媽會和寶寶說“這是爺爺,叫爺爺”“這是阿姨,叫阿姨”,也會很樂意讓寶寶秀一秀自己學到的新技能,和大家一起拍拍手、跳跳舞。在戶外活動的過程中,寶寶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人,周圍人的友好和善意會加強他和別人互動交流的興趣,從而了解到不同愛的表現(xiàn)。
3笑臉式安慰
1歲寶寶已經(jīng)會分辨他人不同的情緒了,他們知道什么是“高興”,什么是“傷心”,什么是“生氣”。當寶寶犯了錯誤,把書給撕壞了,或者把東西摔壞了的時候,看到爸爸媽媽生氣的樣子,他會試探性地嘿嘿一笑,直到把爸爸媽媽逗樂了。他們知道自己能夠影響他人的情緒,也會試著安慰別人。千萬別小看了寶寶的這種能力哦,他們的愛和笑臉會成為爸爸媽媽最大的動力。
我們可以這樣
1 讓寶寶感受到愛
爸爸媽媽通過自己愛的傳遞,不斷強化寶寶好的一面。而當你的天使寶寶表現(xiàn)出自己“惡魔”的一面時,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寶寶們相信這個世界是安全的,是充滿關愛的。寶寶們會對爸爸媽媽的愛做出回應,他們和爸爸媽媽之間愛的行為可以互相傳遞,互相加強。
2給寶寶愛的參照
1歲寶寶已經(jīng)會識別大人的表情了,他們根據(jù)爸爸媽媽的表情來判斷什么人是安全的,什么人是危險的,什么人是可以親近的。你可以通過自己和他人的交往,給寶寶提供一個愛的參照。如果你對待他人的態(tài)度親切、自然,寶寶們就會感受到安全,從而更加主動地探索外在世界。
尤其是當寶寶出現(xiàn)“分離焦慮”和“陌生人焦慮”,當他不愿意和媽媽分開,不愿意接觸陌生人的時候,媽媽親切自然的態(tài)度成為了寶寶的風向標,指導著寶寶的一舉一動。簡單地說,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分離是不可怕的,寶寶最終也會明白這一點。一旦寶寶獲得了足夠多的與陌生人交往的經(jīng)驗,他就能克服自己的恐懼和憤怒。
3 給寶寶更多愛的對象
寶寶第一個愛的對象就是媽媽,他們在意媽媽的一舉一動,希望獲得媽媽無條件的關注和愛。媽媽要鼓勵寶寶和其他家庭成員的相處,給寶寶更多愛的對象。媽媽可以對寶寶說:“我知道你喜歡和媽媽待在一起,但是外婆也很愛你哦,去和外婆玩會兒吧!”
2歲寶寶
我的愛和別人不一樣
愛心小情景
鬧鬧在醫(yī)院排隊打預防針的時候,看到身旁的小妹妹哭了,他主動跑過去安慰她:“哦哦,別哭,別哭?!北M管社區(qū)醫(yī)院里鬧哄哄的,看到鬧鬧這么友善,兩位媽媽都被他逗樂了。
寶寶是這樣的
1 強化愛的行為
2歲寶寶已經(jīng)認識到自己和他人情緒的不同了,會根據(jù)大人的表情來判斷他們的情緒,媽媽的情緒給寶寶的行為提供了有力的參照物。他們會重復讓大人們贊許的行為,而抵制讓大人們不贊成的行為。如果你不斷贊賞愛的行為,寶寶也會不斷加強這種能力。
2 我來幫幫你
2歲寶寶有了自己的獨立性,他們想要自己吃東西,自己給自己穿衣服。爸爸媽媽應該鼓勵寶寶愛的表現(xiàn),可以讓寶寶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例如把喝完的酸奶盒丟進垃圾桶里,把洗干凈的襪子和衣服放進收納箱中。有的寶寶們很喜歡整理衣服的游戲,雖然寶寶可能做得還不夠好,拖延了你的腳步,但一時的停頓總是值得的。
3 我的愛與眾不同
由于2歲寶寶有了自我意識,經(jīng)常嚷嚷著“我的”、“寶寶的”,可能會讓你頭疼。他們不愿意與小朋友們分享玩具,在一起時總是各玩各的,如果你強行把玩具給別的小朋友,他們還會拼命地抵抗,捍衛(wèi)自己的領土。但正是因為有了自我意識,他們能夠意識到自己做對或者做錯,借助爸爸媽媽,他們學會肯定自己或者否定自己,從而獲得文化社會中的價值標準,逐漸明白關心他人是一件好事。
我們可以這樣
1理解寶寶的愛
爸爸媽媽要細心發(fā)現(xiàn)寶寶們的愛,不要用成人的方式來推斷孩子的想法。如果寶寶喜歡和你一起玩輪流游戲,愿意和你輪流玩她的娃娃,或者愿意和其他孩子一起分享自己不經(jīng)常玩的積木,這已經(jīng)是這個時期寶寶最完美的愛了。沒有必要強求寶寶一起玩耍,這個階段的大多數(shù)寶寶喜歡待在一起各玩各的,互不沖突。
2 鼓勵分享行為
由于這個階段寶寶很在意大人的評價,你可以多鼓勵哥哥姐姐們分享的行為,友好地表示“謝謝你”、“你真好”,并和寶寶多解釋其他小朋友不能玩玩具的心情。當他們知道其他小朋友們會很傷心,沒準就會小心翼翼地伸出友好的雙手了。
3關注但不干涉
當小朋友們?yōu)榱藸幰粋€玩具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干涉或者懲罰寶寶。暴力只會讓寶寶對爸爸媽媽產(chǎn)生怨恨,也會對其他小朋友產(chǎn)生報復的心理。試圖制服對方奪走自己想要的玩具時,是一次很好的解決沖突的機會,讓寶寶們學習如何和他人相處。你可以在一邊看著,遇到危險的事情及時制止,防止意外發(fā)生。
3~6歲寶寶
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
愛心小情景
和媽媽逛了超市回來,萌萌拿出自己最愛吃的牛奶冰淇淋犒勞自己,又挑了一支巧克力冰淇淋,送到媽媽手里。媽媽接過冰淇淋,狠狠地親了萌萌一下:“我家寶貝真好!”萌萌也親了媽媽一口,得意洋洋地跑開了。
寶寶是這樣的
1關心他人的需求
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寶寶已經(jīng)逐漸理解他人的感受了,他會把自己和別人獲得的不同信息區(qū)分開來,從而理解他人不同的觀點。最初的時候,他會認識到別人有著不同的愿望和需求,例如另一個小朋友可能想要吃冰淇淋,而不是和自己一樣,想要吃果凍。他們開始尊重他人的愿望和意志,同時也堅持自己的。
2關心他人的感受
慢慢地,他們認識到別人的情緒和想法可能和自己是不一樣的,他們逐漸獲得了一定自我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能力,用不同的姿勢或者語言來安慰他人。他們會把自己的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們分享,以便獲得輪流玩的機會,也會表現(xiàn)出對他人分享行為的鼓勵,從而加強自己學習到的分享規(guī)則。
3懂得小伙伴的交往規(guī)則
這個階段的寶寶由于入園的緣故,獲得了更多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機會,這是一種獨特的成長體驗。寶寶們之間的交往不同于寶寶和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面對父母,寶寶是自我表現(xiàn)的,任性的,但又是服從的、聽話的;而對待小朋友們,只有通過合作和協(xié)商,才能獲得平等的機會,完成一個又一個游戲。在和小朋友的交往中,寶寶們獲得了平等的愛。
我們可以這樣
1教他說出自己的感受
一開始,你可以幫助寶寶說出他們的想法和感受,告訴他們其他小朋友的想法和感受,以便讓寶寶們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情緒是什么樣兒的。你對寶寶情緒和想法的關心,會讓他不斷學習如何去關心,如何去愛。你也可以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感受,學會自己安慰自己,并去安慰他人。
2將移情轉換為行動
當寶寶發(fā)現(xiàn)他人的悲傷或者不幸的時候,他們會體會到同樣的感受,可能會將這種移情轉換為關心,從而表現(xiàn)出愛的行為,也可能會為了消除自己不舒服的情緒而躲開需要幫助的人。為了幫助寶寶們做出關心的舉動,你可以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主動做出關心的榜樣,提供安慰和幫助。
3言傳身教最重要
要教寶寶學會如何去愛,最好的莫過于你的言傳身教了。爸爸媽媽的支持和關注會不斷加強他們好的行為,塑造著他們的情緒反應。他們也觀察爸爸媽媽的一舉一動,學習媽媽是如何與他人交往的。不妨,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幫助寶寶增強愛的能力,一旦他掌握了種種愛的表達和技巧,他們就會不斷地重復愛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