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棗觀賞鮮食兼用新品種“魯棗7號”
“魯棗7號”是棗觀賞品種“磨盤棗”的自然實生,是棗觀賞鮮食兼用新品種。果實磨盤形,極具觀賞價值;平均單果重8.6克,最大單果重9.3克,果實紫紅色;果肉綠白色,肉質(zhì)細,酥脆,汁液多,風味酸甜,鮮食品質(zhì)上等;鮮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5%,可食率94%,出干率51%,維生素C含量3370毫克/公斤,無裂果。在山東省泰安市,果實于9月中下旬成熟,果實生長期95~105天。2010年12月通過了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彩圖參見81頁圖3)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單公華 郵編:271000)
二、棗早熟新品種“乳脆蜜棗”
“乳脆蜜棗”是從“棗莊脆棗”中選出的棗早熟新品種。果實紡錘形,單果重14.7克,果實紫紅色;果肉酥脆、無渣,汁液豐富,品質(zhì)極上等;脆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5.5%,可食率95.7%,維生素C含量2526毫克/公斤。在山東省棗莊市,該品種果實于8月中下旬完熟。2010年通過了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彩圖參見81頁圖4)
(山東省棗莊市果樹科學(xué)研究所 張慶 安廣池 郵編:277117)
三、棗抗裂果制干新品種“相棗1號”
“相棗1號”棗果實扁卵圓形,平均單果重33.4克,最大單果重78克,果實紫紅色;果皮較厚,單核重0.5克;果肉致密,硬度大,粗纖維含量高,汁液少,風味甜;果實含水量少,制干率56%,適宜制干;鮮棗可食率98.5%,含糖量30.7%。在山西省運城市,該品種果實于10月初成熟,為晚熟品種。2009年4月通過了山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彩圖參見81頁圖5)
(山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園藝研究所 吳國林 楊俊強 郵編:0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