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季是萬物開始萌發(fā)生長的季節(jié),自然也是農業(yè)生產上播種量最大的季節(jié);春夏之交高溫高濕的氣候又是病蟲危害的多發(fā)之季,很容易出現(xiàn)缺苗斷壟現(xiàn)象。農藥浸種具有提高種子發(fā)芽率、有效防治土傳病蟲危害和省工省時的優(yōu)點,因此,農藥浸種是生產上常用的減少缺苗斷壟現(xiàn)象的措施之一。但如浸種不當、把握不好,則不僅不能發(fā)揮這些優(yōu)點,反而會造成種子發(fā)芽困難甚至不發(fā)芽。
一、注意選擇農藥的劑型
用于浸種的農藥應選擇能溶于水的劑型,這類劑型的農藥有可濕性粉劑、水劑和乳劑。不能用非可濕性粉劑浸種,因為這種粉劑不溶于水,它加入水中后是浮在水面上或者下沉在水底的,會造成種子沾藥不均勻,達不到浸種滅菌的效果。
二、藥液的濃度要準確
浸種所用的藥劑濃度一般是按照藥劑的有效成分含量計算的。浸種的藥劑濃度與浸種時間有關,濃度低浸種時間要略長一些,濃度高浸種時間則要短一些。如果不掌握好準確的濃度,就容易發(fā)生藥害或降低浸種效果。
三、掌握好浸種時間
藥劑浸種有一定的時間要求,浸種時間過長會造成藥害,過短又達不到消毒的目的。具體浸種時間要嚴格依照藥品使用說明進行操作,不可由著自己的方便隨意操作。
四、浸種后的種子要用水清洗和晾干
對藥劑忍受力差的種子,在浸過后,應按照要求用清水沖洗,以免發(fā)生藥害。當然,如果藥劑說明書中沒有說浸種后要水洗,就不必水洗。不論需要還是不需要水洗,浸種后都應該攤開晾干后再播種。
五、藥液面要高于種子面
在浸種時,藥液面要高于種子面至少16厘米以上,以免種子吸水膨脹后露出藥液面而影響浸種效果。
六、要充分攪拌
種子放入藥液中后要充分攪拌,以排除藥液里的氣泡,使種子與藥液充分、均勻接觸,提高浸種效果。 (陜西 羅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