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
這種貌似的不適應(yīng)和疏離,其實正可以讓她保持做人姿態(tài)的好看、實用和舒服。
在一個陽光充沛的春日,我用半天時間,翻完了林青霞的《窗里窗外》。后來我向幾個女性朋友推薦過此書,不是因為它有多么可觀的文字力量和多么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而是它流露出來的真誠、溫和、感恩、喜悅,讓人感動。
林青霞的人生,成名史和情史都充滿了強烈的戲劇性,但她最終沒有因此陷落,讓人生過于夸張甚至失控。相反,進入中年后,她的生活呈現(xiàn)出一種端莊、寧靜、溫馨的氣質(zhì),對一個女人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人生格局。
1979年冬天,林青霞曾離開過電影圈一陣子,名為赴美進修,實是療傷。但當(dāng)她三年后再回歸影視圈時,文藝片已經(jīng)沒落,喜劇片大行其道,她不得不出演了一批后來連孩子都不喜歡看的角色。而她和秦漢那段著名的戀情,輾轉(zhuǎn)聚散十多年后,最終未能像無數(shù)影迷期待的那樣花好月圓。
可以說,一個人所能經(jīng)歷的燦爛和黑暗的人生兩極,她都一一嘗過。而她的可貴之處在于,她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她才能憑借東方不敗等經(jīng)典角色重新崛起,繼而與富商邢李火原結(jié)婚,干凈而漂亮地完成了由大明星向家庭主婦的角色轉(zhuǎn)換。
在書里,對于她燦爛多姿的情史,她只有一句淡淡的話:“在情路上我也有過刻骨銘心的苦……再往回看,愛恨情仇,都將變成過眼云煙?!?/p>
一份好的人生,或許應(yīng)該如此,年少時激情燃燒、如火如荼,中年后鉛華洗盡、歸于平淡。她選擇邢李火原,是因為他比秦漢更能給她包容、體諒和安全感。也許秦漢是她唯一真心愛過的男人,但她和邢李火原,正如張愛玲的觀點:“這點愛,做不了別的,但過日子足夠了!”
林青霞人生的上半場,算得上驚心動魂,幾乎讓人懷疑她會走上“紅顏薄命”的套路。
但其實,紅顏薄命完全可以是另一種解釋:一個女人因為對美貌過于沉迷、依賴或者過度開發(fā),容易形成心智上的漏洞和缺陷,或者把美貌當(dāng)成通行證和提款機,這會讓她們的命運充滿了不可預(yù)知性。一個人只剩下美貌,也許比一個資色泛泛的人更處于劣勢和被動。
所以林青霞對自己的美貌,有著驚人的理性和審慎。正如文化學(xué)者蔣勛所言:“青霞很美,美是負(fù)擔(dān),可能也是修行的開始?!彼约阂舱f:“不管男人女人,長得賞心悅目一點總不是壞事。美貌在頭兩三個月可能管用,但時間久的話,要靠修養(yǎng)、個性乃至穿著造型這些后天的補助。光有外表美是單薄脆弱的,personality(性格)很重要?!?/p>
亦舒說她:“一個女孩子,美成這樣子,而她自己卻完全不自知”。這恰恰是林青霞性格中謙卑、樸素、節(jié)制、寬容的最佳注釋,這也決定了她不會是一個野心勃勃、利欲熏心的人。這讓她與大染缸似的娛樂圈,保持著微妙的距離。在那個圈子里22年,她不煙不酒、沒染上惡習(xí),能保有自己的真性情,最后全身而退。
有一次,她跟劉嘉玲去卡拉OK,劉嘉玲看出她有點緊張,摟著她肩說:“姐姐,不用怕!我會保護你的?!?這種貌似的不適應(yīng)和疏離,其實正可以讓她保持做人姿態(tài)的好看、實用和舒服。
友人曾在一個澄明的午后,拍下在中環(huán)云咸街菜市場的林青霞的優(yōu)雅身影:白衣黑裙,笑吟吟站在一堆蔬菜前面,伸手挑選。她走在街上,普通人與她打照面,叫聲“霞姐”或者“大美人”,她沒有一點不自在。從萬人景仰的大明星,成了街市最淡然的家庭主婦,林青霞的坦然,實是一個美人修煉成智者的標(biāo)志。
翻《窗里窗外》,無論是文字還是照片,我們都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時代的美人,如何完成這樣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