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作文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復雜思維過程。從材料的搜集到主題的提煉,從結構的安排到語言的運用都離不開縝密的思考。所以,要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注重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思維品質依照思維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順向思維、逆向思維、側向思維、多向思維和辯證思維等等。
一、順向思維,順理成章。所謂順向思維,就是指順著命題者的思路和傳統(tǒng)的觀點選擇、組織材料,從而證明和強化這個思路和觀點。如寫“雪”,人們都把它當著清潔高雅的象征,寫順向作文,就可順著這個意思和傳統(tǒng)的看法,歌頌雪或像雪一樣的人或者物。又如寫“成敗”,傳統(tǒng)的看法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寫順向作文,就可選擇組織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證明“失敗中孕育著成功的因素,許多成功正是從挫折與失敗中得來的”道理。這種思維方式,直接簡單,容易掌握。
二、逆向思維,反彈琵琶。所謂逆向思維,就是指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反其道而思之”,有意背逆命題人的思路和傳統(tǒng)的觀點,提出新觀點和新見解。如寫“雪”,故意不謳歌它的高雅圣潔,而從貶雪的角度思考立意。如寫它以潔白的外衣掩蓋世間的污穢,以及見不得陽光,說明雪是虛偽的;指出它依仗狂風,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斥責雪是窮兇極惡的;也可以從雪壓冰封、萬木蕭條的景象,揭露雪是無情的。再如,寫“成敗”,故意不寫失敗乃成功之母,偏寫有些人成功之后沾沾自喜乃至忘乎所以而導致慘??!逆向思維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以意料之外的驚人手法,達到深刻表現的目的。逆筆的奧秘在于:看似不合情理,實則相反相成,順理成章,是一種巧妙運思的方法。如:面對青松,我們完全可以懷念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可以讓它跟一場火災聯系在一起,從而感到悲哀、傷心;面對石子,我們完全可以讓它出現在垃圾堆中,寫對環(huán)境的強烈不滿,表現環(huán)保思想;面對春天,我們完全可以寫自己對它的憎惡,病菌大量繁殖,疾病流行。應當強調指出的是,運用逆向思維不能隨心所欲,標新立異,必須慎重、嚴肅,切合時宜,與時俱進,自圓其說,有理有據,為讀者所接受。
三、側向思維,旁敲側擊。側向思維,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旁敲側擊、曲徑通幽的方式另辟蹊徑,從側面擴展,探索被人們忽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它與逆向思維的區(qū)別在于,側向思維是平行同向的,而逆向思維則是反向的。如《可愛的家鄉(xiāng)》這個文題司空見慣,如果思維僵化呆板,產生“套板反應”,就會都寫家鄉(xiāng)的山美、水美、人美,寫家鄉(xiāng)的土特產。如能妙用側向思維,例如,寫家鄉(xiāng)人民毀掉神廟,新建文化大樓,反映家鄉(xiāng)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變化,體現了時代風貌,創(chuàng)意新奇,別開生面。說到側向思維,不禁讓人想起古代繪畫史上的一場考試:畫題是“踏花歸去馬蹄香”。一看到這個題目,眾考生幾乎都不假思索,提筆即繪,迅速畫出駿馬嬌花、達官顯貴、文人仕女等,畫中人物均穿梭于花叢之中,令主考大失所望。就在這時,一幅畫深深吸引了主考:整個畫面上不見一朵花卉,只見一匹駿馬擺首揚鬃緩步走來,幾只小的蜜蜂圍著觸地輕抬的馬蹄飛舞追逐。踏花之蹄竟然引來了追香逐甜的蜜蜂,“踏花歸去”和“馬蹄香”都得到了充分表現,該畫構思巧妙,故而理所當然地被評為第一名。奪冠者妙就妙在采用側向思維的方式,用側面烘托手法表現了馬蹄之“香”。側向思維關鍵是要將思維流向由此及彼,對一個問題從側面進行換角度思考,隨機應變地把思路轉移到別人不易想到,比較隱蔽的方向,從而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觀點。
四、多向思維,縱橫馳騁。多向思維也叫發(fā)散思維,是指從正反、上下、內外、前后等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這種思維在作文中運用最廣、效果也最好。俗話說,“一樹梅花萬首詩”。同一個文題,同一則材料,往往有多種思維方式,多個寫作角度。如寫“冰”,從“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引發(fā)出學生勝過老師的觀點;從冰由水結成后體積增大,引伸出人在不同環(huán)境中可能被塑為不同形象的道理;根據冰與水本為一家,可是結成冰后卻高高在上的情況,諷刺那些蛻化變質的“公仆”,等等。再如,寫“辯論”,從記敘文的角度思考,可以寫辯論的內容可以是關于學習的,也可以是學習以外的;參加辯論的可以是兩個人,也可以是許多人,可以發(fā)生在平輩之間,也可以發(fā)生在長輩和晚輩之間。有的辯論氣氛熱烈而和諧,有的辯論劍拔弩張,“火藥味”極濃;有的辯論有結果,有的辯論沒有結果……要么寫自己和人辯論的經歷,要么記一次集體辯論會,要么寫在辯論中發(fā)生的或喜或悲的事件等等。從議論文的角度思考,可發(fā)表對“爭辯”的某些觀點和看法,例如:提倡有益的爭論。因為爭論益智,爭論明理;避免無意義的爭論,因為它浪費時間,貽誤工作、學習;爭論要講文明,要以理服人,不可胡攪蠻纏,出言不遜。多向思維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主導成分,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克服思維定勢,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五、辯證思維,一分為二。辯證思維,就是兩點論,也就是一分為二地評事說理,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譬如,諸葛亮這個人物,他集智慧謙遜一身,忠貞勤謹于一體,是世人的楷模,但如果在肯定他的同時,也指出他越俎代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等不足,這就更全面更客觀更可信。“開卷有益”似乎是至理名言不可動搖,但開誨淫誨盜的壞書是否也有益呢?——既肯定開卷有益,又強調要開好卷,這才符合一分為二的原則。恰當地使用辯證思維,能使文章觀點縝密、周到,具有思辨色彩,讓哲理的光輝在文中閃爍。
(作者單位:建湖縣鐘莊海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