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又
我跟法國姑娘Sylvie的相識特別不靠譜,這可能也預示了我們的交集部分都是由一些不靠譜的事情組成的。
當時我想學法語,MSN上一個從未見過面的、通過工作關系認識的女孩E,把她在火車上偶遇的、想提高中文的Sylvie介紹給我。E幫我們約好了接頭地點:北京復興門百盛的星巴克。
彼時,我剛當上小白領,每個月發(fā)的錢都得攥著手腕子花,星巴克這種地方不太常進。為了不在法國友人面前損傷我的民族自豪感,我點了一杯咖啡,慢慢啜著等。兩個小時過去,一杯咖啡就是兌上八杯水也喝光了,Sylvie小姐才姍姍而來。
Sylvie跟我聊了一會兒,定下我們每周兩次在百盛的肯德基碰頭,我需要買本法語教程;至于教中文,我只要跟她聊聊天、講講文化生活就行,彼此不用付費。聽起來不錯。告別時,Sylvie經過自取專區(qū),拿起一個免費的小奶精,揭開塑料紙,一飲而盡。
約定的日子一到,下了班就排除萬難地去肯德基等Sylvie。真的是等,Sylvie遲到半小時都不能算遲到,最久的一次遲到了兩個小時。她解釋說,這是法國文化。
這也不算什么。上課的時候,輪到學中文,Sylvie就精神抖擻;輪到教法語,她就打呵欠。但是后來我發(fā)現,她根本就沒在聽我的發(fā)音。她說她每晚都去三里屯的酒吧,喝到凌晨兩點再回家,或者回別人家。Sylvie舍得花錢買醉,卻不舍得花錢買飯。經常見到我說:“我好餓?!笨匆娢页詽h堡,就央求我給她咬幾口。有時候我的飲料沒喝完,她就不客氣地分走一半。
Sylvie說在法國工作不好找,中國的工作也不好找,她花了四個月才找到一份工作。據她說,她在一個給微軟服務的公司里當軟件測試員。她既不告訴我公司地點,也不肯告訴我公司名字,她說這是法國文化的一部分,要保護個人隱私。
就在我以為我會一直對Sylvie一無所知時,她要請我吃飯,以回報我上次請她吃的粵菜。出了地鐵新街口站,她帶我走啊走,穿過各種小巷,終于到了一個大排檔。在馬路邊上的塑料白桌子上,我們分享了涼拌海帶絲和幾個羊肉串。
華燈初上,夏夜未央,跑堂的新疆小伙子遲遲不來收錢。Sylvie沖我擠擠眼睛,神秘地說:“咱們不付錢就走吧!”原來這妞想跑單。我想了又想,這事兒我還沒干過,就沒敢挪窩。
這頓飯Sylvie花了45元,讓她很不爽。不過她還是請我順路去她的家看看。她住在一棟老居民樓里,小三居的房子里密密麻麻擺滿了雙層床,住了幾十個女孩。Sylvie的床就是一個扔在地上的床墊,她把包和自己都扔了上去。室友都當她是空氣,沒人理她,自然也沒人跟我打招呼。我站在屋子中央的一塊小小的空地上,跟躺在腳邊的Sylvie胡亂閑扯了幾句,就謊稱要著急回家了。我們一起乘電梯下樓,Sylvie順道去酒吧。我比Sylvie長得高,看到她金黃色的發(fā)絲上,掛著一只干癟的蟑螂皮。我把這事兒告訴了Sylvie,她用雪白的手指很淡定地把這個異物拽了下來。開電梯的阿姨看呆了。后來她告訴我說,她這個床墊月租200元。真難為她一個外國人,能找到這樣的房子。
不管怎么說,Sylvie已經向我展開了她的生活。此后,她跟我的交往就更多了。比如,她買了一條圍巾要送朋友,想在圍巾上繡十字繡,店主開價50元,她就打電話給我,讓我跟店主砍價;再比如,她得知我姐姐家在一個海濱城市,就想去旅游,吃住在我姐姐家里;還有,她看到我的辦公室有彩色打印機,就要求借用,把自己拍攝的一些照片拿來打印,她打了一張又一張,還不許我看都打了什么……
還有一次,在麥當勞,Sylvie想吃薯條,又不想花錢買,她讓我配合她演戲,假裝我們的薯條掉在地上了,好讓服務員送我們一份。這事我不在行,Sylvie勸我說,她跟朋友經常這樣干,中國的服務員很好騙。
我跟Sylvie的關系只維持了幾個月,我連初級法語教程的一半都沒有學完,她就辭職去云游了。Sylvie已經把中國游玩得差不多了,她不在乎吃什么飯,坐什么車,睡什么床,只在乎看什么樣的風景。她的下一個目的地是泰國,買了最便宜的火車票到云南,然后過境越南消磨一段時間,再去曼谷。她邀我同行,但是我已經準備生小孩了,再說我也怕她把我賣了。
(毛風友摘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