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南方
【人物簡介】蔡東青,廣東澄海人,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以借來的800元生產塑料喇叭起家,創(chuàng)立了“中國第一玩具品牌”。2009年,奧飛動漫成為國內第一家動漫玩具上市公司,被業(yè)內稱為“用小車(奧飛動漫生產的玩具四驅車)跑出的第一股”。
模仿是入行的敲門磚,但一要仿得準,二要仿得像,三要仿得“高”
模仿“市場”臨絕境
1986年,看當?shù)睾芏嘀谱魉芰侠鹊男∑髽I(yè)效益不錯,蔡東青產生了“學著做”的想法,就借來800元錢,購進簡單的設備,辦起了小作坊。
盡管生意還算平穩(wěn),但做這種小產品終究賺不到多少錢,蔡東青整天想著“如何把事業(yè)做大”。后來他“聽說”有個項目有前途,就湊了7000元,與人合作搞這個項目。由于盲目上馬,加之產品不對路,投資很快失敗,做小喇叭賺到的幾千元全部賠光。
模仿“源頭”見成效
創(chuàng)業(yè)失敗后,蔡東青到一家塑膠店打工。一天,老板拿了一支大喇叭給蔡東青看,說:“你看看人家義烏的產品,多好,全國都暢銷。你能不能生產這樣的產品?這可是你翻身的機會!”
蔡東青經過反復努力后,終于生產出了同樣質量的產品。產品進入市場,訂單就紛至沓來,20萬支,30萬支……
看到前景,蔡東青重新買了設備,二次創(chuàng)業(yè)??恐胺碌孟瘛保焖俜e累起事業(yè)的第一桶金。
模仿“高端”一炮紅
1992年7月底,在香港,蔡冬青第一次看到日本的玩具四驅車,馬上意識到這個產品在國內將會有巨大的市場。回來后,經過一番運作,蔡東青正式引進生產四驅車,于1993年辦起了奧迪塑膠玩具有限公司(奧飛動漫的前身)。因為外觀精美靈巧,形態(tài)逼真多樣,動力簡單,1994年,四驅車產品投放市場后,迅速受到青少年消費群體的喜愛,一炮而紅。
創(chuàng)新是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步驟
在生意最紅火的時候,蔡東青考慮的卻是如何轉型的問題。
為避免競爭及走出渠道單一的瓶頸,蔡東青確定了三步策略。
第一步,渠道——與電視臺合作
通過1995年與廣東電視臺常識性搞了一個四驅車大賽引起關注、帶動產品銷售的大幅提升后,蔡東青開始引入車模教練推薦,在全國建立代理制模式。經過一年多努力,1996年他與國家體育總局合作開展全國“奧迪杯”四驅車大賽,吸引了全國28個城市近60萬青少年參加,興起了全國性的“四驅車風潮”,體育總局還把四驅車比賽納入了國家比賽項目。在比賽的帶動下,蔡東青迅速建立起全國代理銷售網絡,當年收入超過1億元,占領了中國同類產品的五成市場。
第二步,產品——“動畫片+玩具”
雖然業(yè)績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但蔡東青清醒認識到,自己還停留在“仿制”的層次上,沒有創(chuàng)新,終難成大器。他開始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研發(fā)隊伍,并開動智慧進行創(chuàng)新,力爭保持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當時日本有一部動畫片叫《四驅小子》,蔡東青用110萬美金把片子引進來。他認為,通過動畫片播放促進玩具銷售,反過來,玩具銷售又可以促進動畫片的收視率。事實也證明這一點,在“動畫開路,玩具收獲”的新產品模式的帶動下,2002年,奧迪銷售額達到了3億元。而這種模式也成為后來玩具動漫行業(yè)的一個經典。
第三步,突圍——完善產業(yè)鏈
樹大招風。進入2003年,奧迪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產品被仿冒嚴重,銷售滑坡,銷售團隊信心低迷……蔡東青認真研究美國孩之寶和日本萬代等國際知名企業(yè)的成功經驗,提出打造從動漫內容制作、圖書發(fā)行、到玩具等衍生品開發(fā)制造、再到形象授權等的完整產業(yè)鏈。
2007年8月開始,以蔡東青團隊自行開發(fā)的動畫片《火力少年王Ⅱ》在國內各電視臺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及印尼、馬來西亞、印度、韓國和菲律賓等的電視臺熱播作為標志,打造完整產業(yè)鏈的計劃開始實施,并初見成效。經典一幕出現(xiàn)在2008年:這一年,廣東的傳統(tǒng)玩具廠商紛紛倒閉。據(jù)廣州海關統(tǒng)計,該年的前三季度,有實際出口玩具記錄的企業(yè)由4820家減少到1554家。而蔡東青因為搶先一步,完成了從玩具制造商到動漫產業(yè)鏈的轉型,在倒閉大潮中逆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