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力
位于西藏山南貢嘎縣境內(nèi)的貢嘎曲德寺,是一所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的薩迦派著名寺院。從距離貢嘎機場的一條岔路,驅(qū)車僅十多分鐘,便能抵達位于路邊的曲德寺。這里游客罕至,造訪最多的還是當?shù)厝?。在藏地,百年寺廟并不鮮見,而守著信仰為生的,除了藏民還是藏民。
每天清晨,寺廟的鼓聲準時敲響,在此之前,大殿門前的桑爐里已飄起陣陣桑煙。一群少年喇嘛們經(jīng)過簡單洗漱,伴著鼓聲前往經(jīng)堂上早課。與此同時早餐也會在此時完成,喇嘛們一邊念經(jīng)一邊飲用酥油茶,早課接近尾聲時,還可以吃些糌粑,這些酥油茶和糌粑多為寺廟提供。早課上喇嘛們要大聲的背誦經(jīng)文,從經(jīng)文背誦的流利程度,可以看出一個喇嘛的修習是否精進,刻苦。而曲德寺少年喇嘛們最常見的一天就這樣拉開序幕。
曲德寺是貢嘎縣的大寺,它的建筑與傳統(tǒng)的院落式寺廟不太相同。一座宏大三層的殿堂式古老建筑作為寺廟的主要建筑,承擔了寺廟大部分的功能。寺廟主殿設在一層,殿內(nèi)最靠里的位置供奉了高十余米的釋迦摩尼像,主殿周圍還有供奉著諸多神佛的子殿。拾階上至寺廟二層,除了供奉著諸多佛像、經(jīng)書的殿堂外,這里還是寺廟內(nèi)少年喇嘛們作晚課的念經(jīng)、修習場所。
藏人對宗教信仰的虔誠,使得很多家庭里最優(yōu)秀的男孩被送到寺院當喇嘛,并將此視為整個家庭的榮耀與自豪。許多男孩自幼被送入寺廟當喇嘛,這些男孩會在寺廟經(jīng)歷童年、少年直至長大成人。他們縮經(jīng)歷的童年、少年時期與普通人看似天壤之別,但其實細細探究之下會發(fā)現(xiàn),其實也有些不易覺察的共同點。
貢嘎曲德寺的這些少年喇嘛從13歲到20歲年齡不等,大多來自西藏山南地區(qū)。出家時間最長的十多年,短的也有兩年時間。很多喇嘛出家時尚且年幼,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人生觀與世界觀。所以這導致部分喇嘛成年后會選擇還俗,同時,也有很多人成年后自愿出家。
靜謐的曲德寺隔離了塵世的喧囂,晨鐘暮鼓的規(guī)律生活,為寺內(nèi)少年喇嘛們的修行與學習創(chuàng)造了絕好的機會。然而宗教并不能阻斷這些少年喇嘛們單純的快樂,現(xiàn)代化通訊工具的產(chǎn)生和普及,極大豐富了少年喇嘛們的生活,去寺廟旁邊的小賣部看電視、聽收音機是很多喇嘛最喜歡的業(yè)余生活;寺廟內(nèi)幾乎一半以上的少年喇嘛擁有自己的手機,用手機收發(fā)短信、接打電話、聽歌甚至用手機拍照,幾乎成為喇嘛們每天必做的事情,他們都樂于接受并享受這種變化帶來的方便;家在拉薩的喇嘛頓珠的宿舍甚至有一臺聯(lián)想電腦,這是他父母在他出家后為他購買的,目的是希望他精修佛法同時,也不要遠離現(xiàn)代科技。平日里頓珠最熱衷用這臺電腦打小游戲,聽藏語流行歌曲。
曲德寺有一所小型佛學院,位于寺廟正殿一側(cè),是個不大的院落。院內(nèi)外墻都為白色,如果夏季,推開佛學院那扇小小的木門,園內(nèi)撲鼻的花香撲面而來。佛學院主要建筑講經(jīng)堂,是喇嘛們平時念經(jīng)、上課、學習佛法的地方。講經(jīng)堂四周是喇嘛們的宿舍。宿舍多為單間,房間根據(jù)個人愛好裝飾布置。有的喇嘛房間墻壁四白落地,只有床鋪和冥想用的軟墊。有些更為年輕的喇嘛房間墻壁上,則會同時貼著籃球明星、影視明星畫報和佛菩薩像,這些畫面內(nèi)容穿插交錯在一起,常令人產(chǎn)生空間置換的錯覺。
晚飯后八點,是少年喇嘛們的晚課時間。寺廟主殿二層的經(jīng)室燈光昏暗,條件簡陋。喇嘛們此刻隨意地坐在一起,集體背誦經(jīng)文。一位年長的師傅負責監(jiān)督大家。也許是年齡作祟,也是燈光昏暗,老師傅經(jīng)常處于游離且昏昏欲睡的狀態(tài)。個別喇嘛們便趁機開起小差,有的擺弄起自己的手機,有的則只是搖頭晃腦并不發(fā)出聲音,每當這時,少年們頑皮的一面便在不經(jīng)意間展露無疑。
有一位喇嘛某天指著幾十本厚厚的經(jīng)文告訴我,那邊一位出家十年之久的喇嘛可以將這些完全背誦出來時,我甚至感覺這也許是宗教中荒誕不經(jīng)的虛構,于是當那位喇嘛已經(jīng)開始滔滔不絕地背誦時,我瞬間被這個在他們看來不足為奇的事實所震撼。所謂修行,原來并非一蹴而就可以達到,長年累月得辛苦學習和積累,是這些喇嘛的必經(jīng)之路。
整個八月,喇嘛多吉和扎西,都要在寺廟大殿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值班工作。這期間他們倆可以暫時不去參加早課和晚課,而是時刻值守在寺廟大殿內(nèi),即使夜間也要睡在大殿一角專為值班人員鋪設的床上。多吉和扎西值班其間的任務一來保證大殿的財產(chǎn)安全,二來保證殿內(nèi)酥油燈常明,并且進行每天佛前供奉水碗的更換,隔天瑪多的制作,每天定時誦經(jīng)等宗教儀式的正常進行。值班期間,多吉和扎西的早中晚飯都有專人送到大殿里,無聊的時候,大殿靠近床鋪位置的一臺超薄DVD播放機成為他們解悶的工具。僅有的幾張流行歌曲音樂光盤被他倆來回播放。其實那些歌曲,喇嘛多吉閉著眼幾乎都能唱下來了。因為我的到來,扎西學習漢語的興趣被激發(fā),除了讓我教他說一些簡單的漢語口語外,漢語拼音的學習成為扎西每日必作的功課。與扎西比較,中學畢業(yè)后出家的多吉雖然個頭不高,漢語卻說得極為流利,基本的對話和簡單書寫都不成問題。
觸摸曲德寺上百年歷史的風霜與滄桑,喇嘛們的身影也許只是滄海一粟。但在來路蒼茫的歲月長河中,每個少年把生命中最閃亮、璀璨的一段光陰,留在寺廟,留在那與佛溝通的低吟誦經(jīng)中,隨著桑爐里飄出的淡淡氣息,順著來路越走越遠。最終,這些少年們會參透之前的神秘,成為根塵同源的成年人,曲德寺也在光陰變換中年齡遞增。最執(zhí)著也最感慶幸的應該是我,回過身,對屹立百年的曲德寺說聲謝謝,謝謝你讓我如此的走近;對那些年少的身影也說聲謝謝,謝謝你們?nèi)绱藢捜莸慕蛹{我,成就了這次因好奇而始,因思考而終的拍攝。我們,后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