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啟國
摘要: 初中思想品德具有一定的思想性、理論性,許多概念和原理都比較深奧、抽象,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中做到“具體、生動、形象”,同時必須改變單調的教學手段和落后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作者提出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采用討論法進行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學習興趣提高方法
由于受到中考指揮棒的影響,長期以來,很多學校都以學生考試成績來衡量老師教學的質量,因此,許多政治老師上課時劃重點,復習時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按照一般的定勢思維去說教。這樣的教學方法,學生沒有一點積極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
知識是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尤其是思想品德課,所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既包括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又包括常識性基礎知識和常識性生活知識。且思想品德課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而改變,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學生的思想也在不斷地更新。因此,思想品德課老師要有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不斷地擴大自己的視野,從而提高自身等的修養(yǎng)。風土人情知識、生活起居知識、家庭生活知識、個人修養(yǎng)知識、人際交往知識等都有利于教師形象的樹立,讓學生對教師產生敬佩,深深吸引學生,進而喜歡教師,喜歡這個教師上的思想品德課。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維以疑問為起點,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解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設疑、解疑、釋疑,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處于一種“心憤憤、口悱悱”的狀態(tài),促使他們勇于思考、積極探索。當學生苦于“山重水復疑無路”時,教師及時給予解疑,學生就會感覺“柳暗花明又一村”。如在講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時,提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并將長期存在下去”這段話怎么理解,一提出問題,學生們都紛紛議論,課堂氣氛異?;钴S。接著又提出:“我們生活上有無存在不能滿足的一些需要?”然后又提問:“在社會主義國家,有沒有一些落后和貧困地區(qū)?并舉例說明。”通過這樣層層設疑,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學生能積極思考,提高了思想覺悟,明白了道理,比平鋪直敘講理論效果要好得多。
三、采用討論法進行教學
采用討論法進行教學,改變了以前教師講、學生聽的狀況,把培養(yǎng)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意識、平等協(xié)商對話的民主形式引入了思想品德課堂。這種方法是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如在講解“人生價值首先在于奉獻”這一問題時,我經過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學生對徐洪剛見義勇為、舍身救人值不值得意見很不統(tǒng)一,于是我就專門上了一節(jié)討論課。同學們經過認真準備,在討論中形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徐洪剛的舉動是值得的、是正確的,其見義勇為的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是永遠值得后人學習的。另一派則認為,徐洪剛見義勇為是不值得的,抓壞人是警察的事,國家花費了很大的物力和財力培養(yǎng)他。討論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對于徐洪剛見義勇為值不值得這個問題,大家出現(xiàn)意見分歧是正常的,我們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時,不僅看物質方面的貢獻,而且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貢獻。徐洪剛的精神價值是遠遠勝過他本身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價值,其崇高精神會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并將轉變成巨大的精神財富。
討論式教學是集體活動,是一種開放式教學,以發(fā)展為主旨,以學生為主體,以討論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滲透自主探究式、研究式、啟發(fā)式學習的一種課堂教學結構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它會使學生擺脫以自我為中心,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增強集體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他人,討論教學法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相互辯論組織教學,它要求學生增強競爭意識,樹立團體協(xié)作意識,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培養(yǎng)自強、自信精神;還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有利于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對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起到豐富學習知識的效果。
四、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根據不同的課題,思想品德課的老師要讓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使學生去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理解和體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是指開闊學生的視野,組織學生到農村、工廠展開調查采訪;請進來,即請相關的人員到學?,F(xiàn)身說法。這樣,學生學習生動活潑,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得到驗證和體驗,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對課本理論的追求欲望,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方法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有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引導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了解社會,掌握有用的理論知識,真正實現(xiàn)思想品德教學知識、能力和感悟三者的統(tǒng)一;才能培育出“四有”新人。
總之,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是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的過程。只有不斷總結和實踐,輔以恰當?shù)氖侄畏椒ǎ裱J知的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宋平山.思想品德課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J].教育教學論壇,2011(01).
[2]黃遠云.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J].中學教學參考,2011(09).
[3]馬錄德.激發(fā)學生思想品德課興趣之我見[J].青海教育,200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