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軍
隨著教學步伐的不斷加快,中考物理愈來愈體現(xiàn):“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標理念,中考題中實驗題的比例逐年加大,題目增多,涉及內容廣,范圍大,師生普遍反映難度較大,現(xiàn)就初中物理實驗復習問題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復習中應充分體現(xiàn)實現(xiàn)新課標的探究目標。
課程改革的目標是: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探究既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科學探究的納入旨在將學習的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
但是,由于教師必須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完成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總課時數(shù)與教學總量相比,時間偏緊,加之實驗設備不齊全,中考命題仍然盡憑紙和筆完成科學探究,導致學生在平時學習時無法進行真正的科學探究,也是學生中考時在探究性實驗題中失分率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復習中應加大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復習力度。
二、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和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沉淀積累是完成探究實驗的前提。
實驗探究的考查,能充分反映一個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生活經(jīng)驗積累,基本儀器的操作,信息的收集與提取,分析數(shù)據(jù),制造表格,計算,創(chuàng)新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設計能力等,哪一點不足都會造成失分,它屬于綜合能力考查的范疇。故而,學生感覺實驗探究題難以解答,教師倍感難教。
我認為在中考復習中應加強基礎知識的復習注重基本儀器的正確使用和不同物理方法的應用,收集有用的信息,實驗設計,計算能力,制表能力,準確應用物理語言總結結論,回答問題等能力的復習和訓練,實驗探究題的解題能力自然就會得到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能力是搞好復習實驗課的關鍵。
在探究性試驗中,如何利用題設條件,設計實驗方案是解決問題的難點,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先引領學生對教材中的探究性實驗進行復習,對每個實驗的目的是什么(常見的有驗證猜想、尋找規(guī)律、比較結論正誤等);實驗原理(常見定理、定理等);使用什么物理方法(常用控制變量法、比值法、定義法、等效替代法);選用哪些儀器,采用什么樣的實驗順序(實驗步驟);記錄哪些數(shù)據(jù),怎樣分析和處理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結論是否能驗證你的猜想等問題逐一進行討論。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猜想是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上提出的,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實驗目的就是要驗證猜想;實驗原理是設計實驗的理論依據(jù);器材的選擇是根據(jù)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來選擇的,實驗方法是根據(jù)題設條件和所給器材等信息所決定的,實驗步驟則是根據(jù)使用方法,在盡量減少誤差的前提下擬定的,結論是在試驗數(shù)據(jù)或現(xiàn)象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應用物理語言或數(shù)學表達式等方法描述出來的。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實驗方法和步驟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使他們設計實驗時有章可循。
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課本中探究性實驗內容,更換探究目的,訓練學生實驗探究能力,例如在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提問:若想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和坡度之間的關系時,你應該怎樣設計實驗?此外,對課本中的“我還想知道”、“科學世界”和STS中的內容也要給予一定的關注。
四、關注新科技在日常生活、生產(chǎn)中的問題,將實驗內容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探究能力。
近幾年中考命題與生產(chǎn)生活越來越貼近,新科技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的應用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關注時事新聞,關注新科技的探究過程,原理及方法是師生在復習應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譬如對于核電站的應用和激光飛行器的研制和試飛等,教師應引導學生把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聯(lián)系,把探究性實驗延伸到課外各個領域,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將來探究未知世界奠定基礎,是中考復習的又一重要任務。
在探究物質密度的復習過程中,近幾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假銀元、金元寶欺詐百姓錢財一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否應用農(nóng)村中常用器材,設計出鑒定真假銀元寶的方案來?諸如此類的還有,設計探究塑影響料大棚保溫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等等。
五、適時對實驗知識技能的遷移和網(wǎng)絡化,提高分析效率。
由于復習時間比較緊張,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實驗的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遷移,從而達到實驗知識和實驗技能網(wǎng)絡化、提高復習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對探究摩擦力實驗完成后,教師可以提問:利用這個裝置還可以完成哪些探究實驗?(可以探究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動勢能相互轉化,機械效率等)諸如此類的還有伏安法測電阻的設備可以設計出測電功率等。
另外,在復習過程中要注意跨學科的知識相互滲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培養(yǎng)他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利用蔗糖的飽和溶液可以測出蔗糖的體積,利用化學電鍍判斷電源正負極,人體的心臟跳動頻率對人的健康有何影響?綠色植物的呼吸蒸騰作用對植物生長有何影響?在此過程中涉及哪些物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