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灼
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恒從未想到,自己會因創(chuàng)辦食品安全網(wǎng)站,繪制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形勢圖而一躍成為“網(wǎng)絡紅人”。2011年6月17日,吳恒與34名網(wǎng)絡志愿者創(chuàng)辦的“擲出窗外”網(wǎng)站上線。目前,資料庫已搜集近3000篇關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新聞報道,點擊量突破19萬人次。該網(wǎng)站內容被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官方微博“上海發(fā)布”轉載,近日一度因訪問量過大而癱瘓。(5月6日《錢江晚報》)
吳恒將自己的食品安全調查報告取名為“易糞相食”。“所謂易糞相食”,就是每種食品的生產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從來不吃,長此以往,每個人吃的都可能是別人生產的垃圾。每次聽到這些人沾沾自喜的口氣時,吳恒總是悲從中來:我做的雞翅有問題,我不吃雞翅,但是我會喝牛奶;我賣的牛奶有問題,我不喝牛奶,但是我吃雞翅。無論愿意與否,在食品安全問題中,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眳呛愕摹耙准S相食”可謂深刻揭示了食品安全領域共生共榮的道理。
在一個共生共榮的社會,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社會道德和義務的承擔。面對危害公眾健康與安全的行為“潛規(guī)則”,如果每個知情者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那么“潛規(guī)則”的受害者,下一個或許就輪到你。面對食品安全領域的“潛規(guī)則”,每個人都有義務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