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揚
這是業(yè)界正式投產的第一種帶有光學防抖系統(tǒng),適用于35mm全畫幅機身,F2.8恒定光圈標準變焦鏡頭。這次騰龍不但走在了老對手適馬的前面,也走到了佳能和尼康的前面。不過這個“創(chuàng)紀錄”的新產品實拍效果到底如何呢?
推薦給所有可能需要恒定F2.8最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的用戶
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一改騰龍鏡頭追求小巧輕量化的傳統(tǒng),當初騰龍的SP 28-75mm f/2.8一度是最小的F2.8光圈標準變焦鏡頭。而新的24mm~70mm鏡頭粗壯碩大,重量達到了825g,濾鏡口徑也達到了82mm。鏡頭外殼采用高強度ABS工程材料保證整體強度又減輕了重量,外表面涂層采用橘紋漆面,和佳能尼康專業(yè)機身表面涂層一致。
畫質是一個鏡頭最關鍵的屬性。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在畫質方面給我們的感覺是銳度分辨率很高,但是色彩飽和度略有欠缺。下面將從銳度、畸變、暗角、色散幾方面來考量一下這支鏡頭的畫質表現:首先來說大家最關心的銳度表現,在24mm端,該鏡頭全開光圈即可使用,最佳銳度出現在F5.6時。再看70mm端,70mm端F2.8中心畫面依舊十分出色,但在邊緣位置可以感覺到畫面銳度欠缺,表現為細節(jié)比較松散不如中心解像結實。收縮光圈到F4,邊緣畫質大大改善,銳度有明顯提升。而在F5.6~F8時畫質達到了頂峰??偨Y看來,這支鏡頭24mm端表現十分出色,全開都可以滿足需要。70mm端時略收一擋光圈即可兼顧中心和邊緣的成像。
畸變是變焦鏡頭常見的光學缺陷之一,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在廣角端存在輕微的桶形畸變,70mm焦距時存在輕度枕形畸變,長焦端畸變略大于廣角端。不過在數碼時代,鏡頭數字修正已經是非常普遍的功能,Photoshop CS6及Camera Raw、Lightroom 4提供的相片像差修正功能中,已新增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佳能卡口鏡頭數據。暗角是恒定F2.8大光圈變焦鏡頭比較難解決的問題。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在24mm端暗角稍明顯,收縮光圈到F4依然可以看到畫面邊緣照度下降,直到F5.6以后邊角失光才不那么明顯。因此在24mm端要想完全消除暗角建議使用F5.6光圈拍攝。70mm端暗角區(qū)域比24mm要小一些,失光度也要輕微一些。由于CCD或CMOS傳感器對光線入射的垂直度要求較高,因此在數碼時代鏡頭的色散控制表現更受重視。在24mm端,騰龍這支鏡頭的中心和邊緣均沒有可見色散現象,證明該鏡頭廣角端色散控制非常好。騰龍這支鏡頭最大的亮點就是在24mm~70mm標準變焦鏡頭中首先加入了VC防抖功能。之前的各個品牌都是把防抖功能設置在專業(yè)長焦鏡頭和一些低端入門鏡頭中。而最常用的24mm~70mm f/2.8規(guī)格的鏡頭卻從來都與防抖無緣。就連今年剛剛更新的佳能 24-70mm F2.8 USM L II都沒有加入防抖,騰龍在這方面一舉領先,相信也帶動其他鏡頭廠家陸續(xù)跟進。鏡頭防抖最大的好處是半按快門啟動防抖時取景器中的影像也是穩(wěn)定的,半按快門時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的防抖啟動非常迅速,防抖啟動后移動相機取景畫面有一種粘滯感,可見防抖功能確實有效。防水防塵一直是原廠鏡頭所宣傳的賣點之一。本次騰龍SP 24-70mm f/2.8 Di VC USD也加入了部分防水防塵設計,在鏡頭后口和機身卡口接觸的地方設置了一圈橡膠環(huán),可以有效避免灰塵和水滴進入。試用的幾天,北京陰雨連綿,在普通小雨下這支鏡頭表現良好,鏡身上濺落一些雨滴,使用后輕輕擦拭干凈即可,沒有發(fā)生任何故障。
SP 24-70mm f/2.8 Di VC USD是融匯了騰龍當前所有先進技術的旗艦鏡頭,恒定大光圈加上防抖保證了各種光線條件,尤其是低照度條件下的攝影;全新光學結構保證了畫質達到專業(yè)水準;超聲波馬達和全時手動對焦也為抓拍搶拍提供了良好的速度保障。綜合看來這支鏡頭比較全能,各方面相對均衡沒有明顯的短板,可以說它是一款完全能滿足任何挑剔的專業(yè)人士和攝影愛好者的全能型大光圈標準變焦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