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瑜
得知父親身患惡性腫瘤晚期的陳作兵,把父親送回了浙江諸暨老家。他是浙醫(yī)一院毒理專家、醫(yī)學博士,他沒有選擇放療化療,而是讓父親安享最后的人生——
78歲的陳有強是腹膜惡性間皮瘤,2011年4月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全身轉移。陳有強在浙江醫(yī)科大學一附院住院時,陳作兵的哥哥姐姐、嫂子妹夫全都匯集到醫(yī)院來,三家人輪流送飯、守夜,伺候老父親。眼見許多惡性腫瘤晚期的病人瘦骨嶙峋,痛苦不堪,陳有強找到醫(yī)生說:“我實在不愿意再看著兒女這樣奔波勞累,也不愿意自己變成別人那個樣子,你們讓我安樂死吧,如果你們不能這樣,我自己想跳樓?!?/p>
得知父親的想法后,陳作兵說:“爸爸你放心,活著的時候你要堅強,但走的時候,我一定讓你安安靜靜沒有痛苦地走?!比绻凑贞愖鞅姷降哪切┎∪思覍俚淖龇?,父親有公費醫(yī)療,兒女的經濟條件都還不錯,放療化療,是可以多活些日子的。陳作兵和家人商量后,決定由父親自己決定。父親說:“我想和你母親回老家去?!?/p>
從杭州出發(fā),沿著富春江,開車回到老家平時要走兩個多小時。2011年7月,把老父親和母親送回村子,陳作兵開了近5個小時。他和父親母親都知道,這是最后一次走這條路。上和村在諸暨市西部山區(qū),村子坐落在一個狹長的山谷里,平素不過三四百人,四周群山環(huán)繞,山上常年郁郁蔥蔥,一條小溪從村子穿過,自然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父親回到村子后不再吃藥,不再打針,只吃些自己最喜歡吃的東西,“嚴格說都是中醫(yī)禁忌的東西,豬肉,魚肉,牛肉,雞肉……爸爸喜歡吃肉,就讓他吃好了。”陳作兵給母親交代,母親便每天換著花樣給父親做,“爸爸吃得很開心,一直到去世,他也沒有像晚期腫瘤病人那樣變得很瘦?!?/p>
整個冬季,陳有強總是坐在門口的石凳上,每個路過的人總是要和他說幾句話的。這些孩童時就曾和父親在一起的人,父親在最后的半年里,幾乎都見到了。母親告訴陳作兵,父親在石凳上坐累了,就回家給老朋友打幾個電話。父親先是自己去種菜,慢慢地,要拄著拐棍去,坐在地頭看母親干了。陳作兵回家的時候,父親在菜地里說:“現(xiàn)在種下去的菜,我怕是吃不到了,但是拉拉(孫女)還是可以吃到的。”那時候還是2011年的夏天。再后來,父親虛弱地躺在床上了,母親就每天打電話告訴陳作兵,父親說了哪些話,吃了什么東西。
2012年的春節(jié),是陳家最為熱鬧的一個春節(jié),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全都匯聚到諸暨市陳作兵的哥哥家里,吃了年夜飯,拍了許多張全家福,父親在拍照的時候,始終笑著。過完除夕,大年初一,父親就因病重住進了諸暨市人民醫(yī)院。按照父親的意愿和陳作兵的建議,治療拒絕一切化療放療,只是普通的補液,對癥治療,緩解疼痛。此時的父親已經是昏迷的前夕,疼痛越來越難以忍受,腹水增多,肚子已經隆起。
2012年3月22日,凌晨,大約3點鐘左右,母親打電話告訴陳作兵,父親病危,陷入昏迷,醫(yī)生問要不要搶救——這樣的程序,陳作兵自己也做過許多次,心臟按壓起搏(因為晚期腫瘤癌癥病人十分虛弱,很容易壓斷肋骨),切開氣管,插進直徑超過3厘米的管子,上呼吸機,24小時補液,包括鹽水、營養(yǎng)液、消炎藥、鎮(zhèn)痛藥、鎮(zhèn)靜劑。即使是用最新的抗腫瘤藥物,一針劑幾千元,也不過是延長一個月或者幾個月的生命,躺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的病人意識似有似無,逐漸多臟器衰竭,有的腦死亡之后,家屬依然會讓醫(yī)生繼續(xù)搶救……
是否需要緊急搶救?陳作兵想起在英國進修的導師查理,一位德高望重的急診醫(yī)療顧問,他體檢時被發(fā)現(xiàn)胃部有個腫塊,經手術探查,證實是胰腺癌。手術后需要化療和放療,該流程可以將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3倍,但查理拒絕了。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自此再也沒邁進醫(yī)院一步。他將所有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陳作兵聽說他非??鞓?。
活的是質量,而不是幾天行尸走肉的生命。死也是有尊嚴的。這是陳作兵在國外進修時最深的感受。因此,在電話里,陳作兵告訴母親,如果父親昏迷了或者呼吸心跳停止了,不要采取積極的搶救措施了,不要打擾他,讓他安靜地離開吧。3個多小時后,陳作兵從杭州趕到諸暨市人民醫(yī)院,父親已經平靜地離去了。
陳作兵說,如果父親一直在醫(yī)院里,現(xiàn)在肯定還活著,身上插著七八根管子,每天消瘦下去,脫發(fā),腹脹,“一定是做不了這么多事的——和他的親人和朋友一一告別,回到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聊天,種菜——幾乎每樣想做的事他都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