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心
Afternoon Tea——首度將下午茶文化引進日本的西洋化品牌,今年初春時候開始與日本當地手工陶瓷名家合作。溫暖和風(即日式風格)的注入,能否也成為一種大地震后的療愈以及鼓勵?
這里是距離名古屋約1小時車程的岐阜縣,北部佇立著3000多米的山脈、南部美濃川潺潺流過,造就了岐阜土肥水美,千年來成為著名“美濃燒”的故鄉(xiāng)。全盛期岐阜約有3000家廠商,近年量產的公司紛紛移走,留下約700座特色窯場,在手工傳統(tǒng)與藝術新意間尋找生機。作山堯和miyama堪稱其中佼佼者,而他們首度與全國性品牌展開合作,對象正是Afternoon Tea(下簡稱AT)。
和洋兼具手工感
歷經3·11震災這一年,AT營業(yè)額卻成長了106.6%,因為大家開始回家做飯、吃飯,也更重視節(jié)日了。去年起AT修正了原本較鮮艷的圖案,摻入綠色讓產品變得沉穩(wěn),簡約的黑色花紋也出現了,但這當然不表示他們要變成無印良品。事實上“大地震后更要利用色彩為大家注入活力,”AT營銷部部長泉憲立表示;而就在高井宣泰于東京表參道舉辦的和陶個展中,AT找到了他們所需要的、溫柔愉悅的色彩。
只有15位員工的作山窯來頭不小,客戶包括日本的法國料理巨匠三國清三、東京Grand Hyatt飯店與臺灣的干杯燒肉等。而對常吃漢堡排配味增湯的日本人來說,和洋混搭早是飲食生活常態(tài),這使得AT與作山窯得以大顯身手,雙方合作的“premium”系列果然上市便在日本熱賣。
“和陶是采用多種土質混合的風格,手工質地也讓每個成品都有些微差異,”作山窯的高井宣太解釋,“不同顏色要放在窯里的不同位置,其中紅色最需要高溫及顯色度,所以最難燒。”他每次總親自在AT專屬窯旁守候近20個小時,期間經歷4種溫度變化。
陽光穿透詩意美
而在陽光普照的日子來到miyama窯場,是一種恩賜,透過燦爛的光線,白瓷的清雅優(yōu)美完全被展現。
miyama小老板松崎英之從倫敦回國后,為窯場成立設計部門,將父親的公司帶往全新境地。之后miyama的產品出現在MOMA、Barney's New York等處,更曾獲得4次Good Design設計大獎;其中2004年的曲線分隔盤現在也可在AT買到。
其中負責上釉的阿姨只做這項工作,也已經30年了;她仿佛用手在跳芭蕾那樣輕巧地搖晃著灌漿后成型、燒制干燥完畢,剛沾上釉藥的素胚?!吧喜痪鶆虻脑挄兴y,這個很難,機器做不好!”松崎英之強調。上釉技術高明正是miyama特長之一,之后產品送進1330度的窯里進行二次燒制,便能防水防污,比其他窯場略高的溫度也燒出了miyama另一特長——帶有詩意的透光性。?笏(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12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