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衛(wèi)東
年齡,是一件最令人無奈的事了。剛剛揮手告別牙牙學(xué)語的孩提時代,倏忽之間,鬢角就增添了白發(fā),額頭就刻上了皺紋?!吧颀旊m壽,猶有竟時”。老之將至,意味著人生即將謝幕,生出一些惆悵當(dāng)不為過。
何以排解?不承認(rèn)老之將至,像居功的老牛一樣反芻昔日的輝煌?萬念皆休,如遲暮的佳人一樣哀怨歲月的無情?我想到劉禹錫參與永貞改革失敗,被貶朗州刺史時已過天命之年。事業(yè)受挫,雙鬢飄霜,他既沒有留戀在昔日的輝煌中居功自傲,也沒有沉溺于時下的挫折里消極放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币皇住肚镌~》,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何等高昂的精神與開闊的胸襟。
平和地面對老之將至,體現(xiàn)的是一種人生的智慧。生生死死,就如同水凍成冰,冰化為水一樣自然。人類的發(fā)展,要靠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歷史責(zé)任。在人生的舞臺上,你是主角的時候要引吭高歌,謝幕時也要舍得把臺上的聚光燈讓給別人。如同智者所云:坦然地面對人生歲暮,是歷盡酸甜苦辣之后的淡定,滲透悲歡離合之后的從容,悟徹成敗榮辱之后的豁達,洞明是非曲直之后的聰慧。
以坦然的心態(tài)承認(rèn)老之將至,以平和的胸懷接受老之將至,我們就擁有了一種境界,獲得了一份智慧。老之將至,無非意味著就此將步入生命的秋天,它雖然多了幾片生命的落葉,也由此有了一份曠達與高遠;它雖然少了幾片青春的花瓣,也由此多了幾分淡定和從容。“發(fā)雖千莖白,心猶一片丹”,晚年,應(yīng)該是生命呈現(xiàn)出的另一種璀璨。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