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紅
女人永遠缺一件衣服。這情況在我三十歲以后變得越發(fā)嚴重,盡管衣柜里滿坑滿谷,有時一拉開甚至像雪崩般傾瀉而下,可是,還是有那么多早晨,我都因為想不出可以穿什么,而躺在床上一籌莫展。
等到這情形變得不可忍耐,我便慨然往商場而去,然而,入眼的雖不少,穿身上就很不是那么回事,我不愿意承認這是自己年紀大了,路子窄了,更愿意很文藝地想,漂亮的衣服,就如美人,只可邂逅,不能尋找。
是的,邂逅,在過往歲月里,我也曾邂逅過那么幾件好看的衣服,在剛買回的那一季,它們都風頭無二,現(xiàn)在,它們都到哪里去了呢?
疑惑壓下了我的購買欲,轉身,我離開商場,回到家,把所有的衣服——衣櫥里的、柜子里的、收納箱里的,全部倒在床上。因為實在太多了,我不得不把它們分成喜歡、不喜歡、還行三類。
不喜歡的我統(tǒng)統(tǒng)放進收納箱,將來捐助吧,還行的就放進柜子里。然后,奇跡發(fā)生了,我以為早已消失的那幾件心水衣服魚貫而出,而早被我忘記的那些,哀怨地現(xiàn)身,我沒有花一分錢,就收獲了一大堆心頭好,這心情,比上街買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好多了。
此事使我深刻地意識到:有時缺失不是因為你擁有的太少,恰恰相反,很有可能是你擁有了太多你不需要的東西,當那類東西太多,就會把你需要的東西淹沒。所以,當你感到缺失的時候,別一根筋地做加法了,可以學著做做減法了。
孔子曰:“吾之道,一以貫之。”鄙人也一樣,一旦想明白個什么道理,就喜歡舉一反三,由于我想明白的道理不是很多,這個加減法定理,自然被我發(fā)揚光大,不但適用于衣櫥,我還想,在我的小人生里,還有哪些可以做減法的呢?
身材就不說了,身上的肉肉沒了,身材才能顯示出來,這是最應該做減法的,只是挑戰(zhàn)起來難度太多,咱們還是從精神層面上下手比較好一點。
首先要戒的,我覺得是微博,手機上新浪微博的圖案,是一只大大的眼睛,他們自己人親切地稱之為“小浪”,這個“小浪”,是個吃時間的怪獸。打開來,鋪天蓋地的各路聲息,關注哪個,都可以無限延伸,更何況,還有發(fā)言、呼應、辯論、站隊……且以韓方大戰(zhàn)為例,消磨了多少牛人和非牛人的時間,有意思嗎?未必。也許當時只管臉紅脖子粗的,回頭一想,真無趣。
而且,這些無用的信息,擠壓了你對有用信息的訴求,你有多久沒看書了?有多久沒有琢磨過那些更深邃的事情了?在微博上花的時間越多,你在生活中就越茫然。
其次,是飯局。說起來,飯局本身挺美好,美食、美酒,相互間殷勤致意,有時也能碰到個談得來的人,絮絮叨叨間,差點以為遇到了知己。但常常,一出門,被冷風一吹,會覺得剛才說的全是廢話,仔細想來,并沒有多少營養(yǎng),假如能狠下心,拒絕這些飯局,是否會覺得上帝友情贈送給了自己一段生命?若是能拿它度過一段美妙的時光,那就更加物超所值了。
啊,美妙的時光,這不但跟你做什么有關,還跟你的心情有關。就算你在做讀書、聽音樂、看電影這些有趣的事兒,心情不好也白搭,收益,不見得就比混飯局或是刷微博大。而現(xiàn)實情況是,我們多么容易心情不好啊,悔恨、不平、期待、沮喪、落寞……當它們把一顆小心靈攪得無法平靜時,便是在做加法,這種時候,減法的意義就更大了。平靜的心才有包容性,才能品味出生命的原汁原味。
若是能隨時辨認,細細搜檢,像一個園丁一樣,減去生命之樹上那些多余的枝椏,我們的人生,是否可以更加風姿綽約?我喜歡林徽因,不是因為她有多么美,多么仙,而是她摒棄所有的庸常習氣,一心一意要鍛造出一段簡約精煉的人生。
所做減法,是大美,也是大功力。
責任編輯: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