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曉藝 王凱
摘要:Delphi是一個極有代表性的面向對象開發(fā)工具,它將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與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以及可視化、事件驅動、代碼自動生成等先進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使用它可以直觀地、快速地開發(fā)出高質量的Windows應用程序。因而它是設計“設備管理系統(tǒng)”的一個最為理想選擇。我們利用Delphi 開發(fā)出一套科學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且結構嚴謹,功能強大設備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對設備的注冊、入庫、借還、修理維護、折舊等管理。
關鍵詞:面向對象;開發(fā)工具;設備管理系統(tǒng)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和發(fā)展,軟硬件的迅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用計算機來管理事物,企業(yè)將更有潛力進行發(fā)展?!对O備管理系統(tǒng)》就是一個實現(xiàn)全過程辦公自動化的一個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結構嚴謹,功能強大,使辦公自動化工作進一步科學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體現(xiàn)了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
Delphi是一個具有先進的開發(fā)技術、豐富精巧的界面組件的面向對象的開發(fā)工具。它的數據庫功能非常強大、性能非常良好,其特點可歸納以下幾點:
1、將程序語言與數據庫操作語言相結合
2、在數據管理中引用了面向對象的概念
3、采用開放式平臺
4、請大的網絡數據庫功能
結合以上特點,在用Delphi設計該系統(tǒng)時需要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需求分析
軟件需求分析就是把軟件計劃期間建立的軟件可行性分析求精和細化,分析各種可能的解法,并分配給各個軟件元素。需求分析的結果是系統(tǒng)開發(fā)的基礎,關系到工程的成敗和軟件產品的質量。
需求分析可分為問題的分析、需求描述和需求評審三個階段。
二、數據流圖、數據字典和小說明
數據流圖(data—flow diagram,有時簡稱DFD)是一種描述數據變換的圖形工具,是結構分析方法最普遍采用的表示手段,但數據流圖并不是結構分析模型的全部,數據字典和小說明為數據流圖提供了補充,并用以驗證圖形表示的正確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三者共同構成了結構化分析的模型。
1、數據流圖
數據流圖描繪系統(tǒng)的邏輯模型,圖中沒有任何具體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繪信息在系統(tǒng)中流動和處理情況.數據流圖的特點是:它是邏輯系統(tǒng)的圖形表示,容易理解,是極好的通信工具,設計數據流圖只需考慮系統(tǒng)必須完成的基本邏輯功能,不需要考慮如何實現(xiàn)這些功能,是軟件設計很好的出發(fā)點。從數據流圖中可以提取出四種成份:數據源點和終點、處理、數據流和數據存儲、事物。
畫數據流圖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它作為交流信息的工具。數據流圖的另一個主要用途是作為分析和設計的工具。它著重描繪系統(tǒng)所完成的功能而不是系統(tǒng)的物理實現(xiàn)方案,數據流圖對更詳細的設計步驟也有幫助。
2、數據字典
任何字典最主要的用途都是供人查閱對不了解的條目解釋,數據字典的作用也正是在軟件分析和設計的過程中給人提供關于數據的描述消息。它以一種準確的和無二義的方式定義所有被加工引用的數據流和數據存儲。
3、小說明
說明是用來描述加工的。小說明集中描述一個加工“做什么”,即加工邏輯,也包括其他一些有關的信息,如執(zhí)行條件、優(yōu)先級、執(zhí)行效率、出錯處理等。加工邏輯是指用戶對這個加工的邏輯要求,即這個加工的輸入和輸出數據的邏輯關系。小說明并不描述具體的加工過程。人們正在研究用來描述這種加工邏輯而不是加工過程的形式語言。所以,目前小說明一般還是用自然語言、結構化自然語言、判定表和判定樹來描述。在描繪復雜的關系時,圖形比文字敘述優(yōu)越得多,它形象直觀,一目了然。
三、模型到數據庫設計的轉換
建立了模型以后,就該著手進行模型轉換到數據庫設計的轉換工作了。對于實體—聯(lián)系模型,把每個實體都表示成關系,實體的屬性也成為關系的屬性,關系一旦建立,就必須根據規(guī)范化準則進行檢查。如果需要,就將一個關系分解為兩個或多個關系。
1、應用開發(fā)的一般過程
建立了數據庫以后再來看看數據庫開發(fā)中應注意的問題。數據庫應用開發(fā)的一般過程分為三步:需求、設計、實現(xiàn)。
2、如何設計體系結構
數據庫應用程序的體系結構取決于使用的是本地還是遠程數據庫,還取決于同時訪問數據庫的用戶數以及數據庫中需要存儲那些類型的信息。
如果數據庫的信息不必在幾個用戶之間共享,則建議使用本地數據庫,這樣可提高數據庫的訪問速度。如果需要存儲更多的信息,則可使用遠程數據庫。兩層體系結構需要SQL LINK的支持。
如果表和表之間存在著比較復雜的關系,或者用戶的數量增加了,則建議考慮多層的體系結構。與兩層的應用程序相比,多層的應用程序多了中間層。中間層集中處理應用邏輯,這樣,不同用途的用戶可使用相同的數據并保證數據邏輯是一致的。
多層體系結構設計的關鍵是應用服務器的設計。在多層體系結構中,由于應用服務器幾種實現(xiàn)了應用邏輯(有稱商業(yè)規(guī)則),因此設備程序可以把重點放在顯示數據和用戶交互上,設備程序甚至都不需要知道數據存儲在那兒。MIDAS是Multi-tier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ervices 的簡稱。MIDAS技術是多層體系結構的關鍵。
3、窗體的設計
窗體是用來放置數據組件的,窗體的設計要給用戶以美的享受;窗體的布局要符合用戶的閱讀習慣。在窗體上可放置數據庫組件來實現(xiàn)對數據庫的操作。所有的組件都使用相同的屬性,即Data Source與數據庫連接。其中很多組件引用了數據源的特殊字段。用戶既可使用Delphi提供的Database From Wizard來實現(xiàn)窗體的設計,也可以自己動手來設計窗體。
4、分析數據
有些數據庫應用程序并不直接把數據庫中的數據顯示給用戶,而是在對數據進行分析、統(tǒng)計后以一種恰當的方式顯示出來,這樣能使用戶獲得想要的信息,而不是費力地在數據表格中尋找。另外,這樣還可提高用戶對數據的訪問效率。
在數據庫應用程序的開發(fā)過程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階段是數據建模和數據庫設計階段,因為實際的應用是面向問題域的,而將現(xiàn)實的問題空間模型轉換成可計算空間模型,并能得到很好的描述是相當不容易的,而且并非所有問題都能通過計算來解決。結構化的問題容易用關系模型來描述,而非結構化的問題則很難用現(xiàn)有技術解決,因此應很好地處理人與計算機的接口問題:哪些些問題可用計算機來解決,哪些問題應該由人來解決。
在分析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現(xiàn)有的技術,考慮采用哪種方案,哪種體系結構能夠很好地滿足應用。一方面要考慮經濟性,并非一定要采用最高深、最復雜的技術;另一方面要考慮開放性、可擴展性,以保證應用能隨著規(guī)模的擴展而擴展。
5、數據庫后臺
本系統(tǒng)所用的Delphi 自帶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數據庫驅動器(BDE,BorlandDataBaseEngine)又稱為集成化數據庫應用程序編程接口(IDAPI),它是數據庫工具中的核心部件,是數據庫應用程序運行時所必須的支撐的系統(tǒng),因此可以說它是連接應用程序和數據庫的橋梁。而 BDEAdministrator是設置和管理 BDE的工具,它可以用來管理BDE 中的別名和驅動程序。要進入 BDEAdministrator 進行操作,必須先關閉全部正在使用的 BDE 應用程序,然后從“開始”按鈕開始,進入Delphi 圖標組后,選擇 BDEAdministrator。這樣的進入方式的為了保證再進入編輯環(huán)境時所設置的參數生效。
它的主要功能如下:
(1)幫助我們配置BDE 數據庫引擎。
(2)可以用它來配置STANDARD(Paradox 、dBase 、FoxPro 、ASCII 、Text) SQL 、Accesst和ODBC的驅動程序以及創(chuàng)建和刪除驅動程序。
(3)通過它我們可以管理數據庫的別名
可使用Database頁卡的右擊菜單選擇New菜單項來增設一個別名。選擇New菜單項后,單擊Database Driver Name 組合框,即會列出所有DBE中驅動程序的名稱,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驅動程序,然后單擊OK 按鈕,于是的Databases 頁中就會出現(xiàn)一個新增的項目,可直接設置別名。在右邊的Definition頁卡中可設置不同的參數,包括該數據庫別名所對應的路徑。
刪除別名時可在Databases 頁卡中選擇要刪除的別名,然后使用右擊菜單選擇Delete菜單項來。
參考文獻
[1]《Delphi 6程序設計導學》,清華大學出版社 ,張春林 編著
[2]《Delphi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及應用開發(f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朱振元 編著
[3]《漢字 FoxPro 2.5在管理中的應用實例集錦》 ,清華大學出版社,毛一心 編著
[4]《軟件工程》,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閆菲 主編
[5]《使用技術經濟學》,孫懷玉 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