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1943年3月18日,周恩來結合整風學習,在重慶紅巖村為自己寫下一份《我的修養(yǎng)要則》:一、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計劃,有重點,有條理。三、習作合一,要注意時間、空間和條件,使之配合適當,要注意檢討和整理,要有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四、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堅決的斗爭。五、適當地發(fā)揚自己的長處,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六、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過集體生活,注意調研,遵守紀律。七、健全自己身體,保持合理的規(guī)律生活,這是自我修養(yǎng)的物質基礎。
這份“要則”,是周恩來在總結自己參加革命20多年來的斗爭歷程的基礎上,通過對自己嚴肅認真的檢查,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形成的關于改進工作方法、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珍貴文獻。1943年11月,周恩來在延安連續(xù)作了五天回顧革命斗爭歷程的報告。在報告的結束語中,他總結自己在幾個歷史關鍵時期從事領導工作的經驗教訓,表示在今后“必須從專而精入手。寧可做一件事,不要包攬許多。寧可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不要淺嘗即止。寧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寧務其大,不務其小”。這段話可以看作是對上述“要則”第一條的深化和補充。
摘自《黨史信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