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豐
水上飛機是一種能在水面上任意起降,專門用于海上作戰(zhàn)的武器。其突出特點是用途廣泛,集作戰(zhàn)、保障等多種功能于一身:既能搜索、攻擊水下潛艇,又能偵察、轟炸水面艦艇;既能巡邏警戒,又能海上救護;既能水上運輸,又能空投空降。
隨著海戰(zhàn)地位的日益提升,水上飛機的發(fā)展也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目前,水上飛機家族日益壯大,除水上轟炸機、水上偵察機、水上反潛巡邏機、水上戰(zhàn)斗機、水上運輸機、海上救護機、水上滅火機等“老隊員”日漸走向成熟外,一批具有全新性能的“新生兒”也開始振翅欲飛。
潛水飛機是集潛艇、水面艦艇和飛機等多種功能于一身,既可在水下航行,又能在水面起降和滑行,還能在空中飛行的新型特種飛機。該機的最大特點是裝有兩套動力裝置:空中飛行時使用噴氣發(fā)動,水下潛行時使用水中動力推進。為使飛機潛水時能抗住水底壓力,該機外殼采用高強度合金材料,這也使其重量大大增加。從研制試驗的情況看,潛水飛機在未來反潛作戰(zhàn)中有著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作戰(zhàn)時,潛水飛機先潛入水下,嚴密監(jiān)視敵方潛艇的水下活動,及時、準確、有效地發(fā)現(xiàn)、跟蹤,并伺機攻擊。
地效飛機是利用在地表上空一定高度飛行時升力增大、誘導阻力減小的地表效應原理,貼近水面或平坦地面飛行的飛行器。它是飛機和艦艇的“混合物”,形似飛機,又具有船身。它既可在水面和陸地上起飛、降落,也可在浪高1.5米以下水面穩(wěn)定疾飛。它可執(zhí)行登陸、運輸補給、反艦作戰(zhàn)、反潛作戰(zhàn)、掃雷布雷和偵察巡邏等多種任務,特別是在登陸作戰(zhàn)中更有著高超的本領(lǐng),機動性能優(yōu)越,具備直接突擊登陸能力。
地效飛機有著良好的通用性和兩棲性,飛行時速為200~400千米,最高可達500千米,能根據(jù)需要靈活機動地調(diào)節(jié)飛行高度、速度,不受海區(qū)、海岸和復雜地形的限制,可順利通過專為登陸艇、氣墊船等設(shè)置的垂直障礙區(qū)直接突擊上陸。
地效飛機隱蔽性能好,突防能力強。地效飛機綜合了艦艇和飛機兩者的優(yōu)點,集高速性、隱蔽性和攻擊性于一身,既能高速掠海飛行,又能有效利用雷達盲區(qū),神出鬼沒,使對方難覓蹤;既可在水中機動,從水中、水上發(fā)起攻擊,也可貼海飛行,實施精確打擊。
地效飛機載運重量大,保障效率高。與普通飛機相比,地效飛機的載重量大得驚人。以美國正在研制的S—EAS900 噸級地效飛機為例,一次可運載400 名士兵,16 架直升機,幾十輛汽車和火炮,載重量高達405噸。因此,它既可作為遠程奔襲飛機的空中加油站,也可作為兩棲登陸作戰(zhàn)的小型“基地”。兵家預測,隨著各種地效飛機的研制成功和戰(zhàn)場應用,現(xiàn)代登陸作戰(zhàn)必將發(fā)生一場全新的革命。
氣墊式水上飛機通過飛機機身上的壓縮機將空氣注入機身下的氣囊圍裙中,在氣囊圍裙與海水之間形成一定厚度和一定壓力的空氣團(亦稱氣墊),使飛機懸浮在水面的一定高度上進行起降和滑行。
與一般性水上飛機相比,氣墊式水上飛機的機動特性可謂獨樹一幟。
一是機動的范圍大?,F(xiàn)有的水上飛機只能在海面駐泊或在海岸附近空間飛行,而氣墊式水上飛機不僅可以在海上、江河上等水域起降,還可以在沙漠、沼澤、冰雪地帶以及起伏不平的陸地起降,能執(zhí)行作戰(zhàn)中的急難險重等任務。
二是耐波的能力強。一般的水上飛機在大波浪中航行易前后左右大幅度搖擺,而氣墊式水上飛機的氣墊可吸收一部分波浪的沖擊力,從而減少飛機在海面的搖擺,使其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近年來,不少國家在探索深海奧秘的進程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其中,成功研制開發(fā)的各種新型潛水交通工具,為人類征服海洋奠定了有力的基礎(chǔ)。
幾年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里灣一個無障礙水域里,進行了一次雙人駕駛水下飛機的試驗。一架名為“深海飛行員”的水下飛機,在飛行中取得了成功。這次飛行,標志著人類在水下飛行領(lǐng)域取得了新的成績。
1996年,美國設(shè)計建造的“深水飛機l號”投入使用,以每小時20千米的速度很快到達水下1 000 米處。一年后,另一架“飛魚”號單座深水飛機被用于電影《海豚》的拍攝。攝影人員利用這架飛機,可以很好地以海豚的視角向觀眾介紹深海世界的各種奇妙景象。
在“深水1號”基礎(chǔ)上研制的“深海飛行員”的水下飛機,借助計算機來測定飛機各部分經(jīng)受的水壓。這架雙座深水飛機,外形很像一架噴氣式戰(zhàn)斗機,機長6.7 米,翼展3.7 米,最大起飛重量為2 130千克,時速16千米,飛行深度是水下460 米,機上乘員2 名,最大航程32千米。
飛機在水下飛行,要受到水和空氣的雙重阻力。機體使用輕質(zhì)復合材料制成,可使阻力減少到最低限度。飛向深海的水下飛機利用機翼與海水相對運動所產(chǎn)生的動力向前推進,同時控制下沉或上升,另裝有垂直推力器,可以在前進速度為零的情況下進行垂直上浮或下沉。用腳踏板轉(zhuǎn)動尾翼的方向舵,使飛機按需要向左或朝右飛行。
乘務人員乘坐的密封艙是水下飛機的生命維持系統(tǒng),每一名駕駛員都有獨立的供氧系統(tǒng),艙內(nèi)在座位的右邊有個會定時檢查的綠色發(fā)光的二極管,它能顯示供氧情況。如果供氧不足,就可轉(zhuǎn)動左肩旁的儀表刻度盤來增加氧氣流量。艙內(nèi)還設(shè)有滌氣系統(tǒng)來吸收呼出的二氧化碳。
“深海飛行員”起飛極為方便,可從船只、艦艇或海灘處下水,甚至可駕車運送或拖著入水,這次試飛的入水處是在美國蒙特里海灣的著名漁人碼頭,而試飛結(jié)束終點也在這兒。除了下潛和直線飛行外,駕駛員還進行了短暫的橫滾式飛行,并與同伴通過電臺對講機進行聯(lián)絡(luò),試飛取得了滿意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