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左蓮 (云南省瀘西縣畜牧技術推廣站 652400) 王燕 (云南省瀘西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
淺談豬細小病毒病的診斷與防控
張左蓮 (云南省瀘西縣畜牧技術推廣站 652400) 王燕 (云南省瀘西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
豬細小病毒病是由細小病毒科豬細小病毒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性疾病,不同年齡、性別、品種的豬都可以感染,主要發(fā)生于初產母豬。以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及病弱仔豬為特征,母豬通常不表現其他癥狀。
2011年10月8日,瀘西縣金馬鎮(zhèn)一養(yǎng)豬戶從外地購進2頭母豬,其中1頭已配種20d,另外1頭飼養(yǎng)半個月后配種,結果30d后,已配種的母豬發(fā)生了流產,無臨床癥狀,2個月后,另外1頭母豬也相繼發(fā)生死胎,同樣無臨床表現。
感染本病毒的公豬和母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病源。公豬精液可攜帶病毒,此病毒可來自體內和體外污染。母豬所產死胎、木乃伊胎、弱子及子宮分泌物中均含有高滴度的細小病毒。由于病毒對外界的抵抗力強,污染的圈舍在4個月內都具有感染性。本病主要通過胎盤感染、精液傳播(交配感染)。另外感染豬排毒時間為2周左右,易感豬可經口鼻途徑感染,沒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呈地方流行或散發(fā)。
本病的主要臨床癥狀是母豬的繁殖障礙。不同孕期感染時對胎兒的影響有所不同。在懷孕30d內感染時死亡的胚胎被母體迅速吸收,無臨床癥狀,母豬有可能重新發(fā)情;懷孕30~50d感染,主要產木乃伊胎;懷孕50~60d感染主要產死胎;懷孕70d感染時出現流產癥狀;懷孕70d之后感染,母豬多能正常產仔,但仔豬帶毒。本病還可引起母豬發(fā)情不正常和久配不孕等癥狀,嚴重制約著母豬的生產。
3.1 眼觀病變 可見母豬子宮內膜有輕度的炎癥反應,胎盤有部分鈣化,胎兒在子宮內被溶解吸收。
3.2 組織學檢查 可見母豬子宮上皮組織和固有層有局灶性或彌性單核細胞浸潤,在大腦、脊髓有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形成的血管套。感染的胎兒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發(fā)肓障礙和生長不良,出現木乃伊、畸形、骨質溶解的腐敗黑化胎兒。胎兒皮膚充血、出血、水腫和脫水等,全身組織器官可見廣泛的細胞壞死、和炎癥。
根據病因調查、臨床病癥、病理變化、流行情況等綜合分析,初次妊娠母豬發(fā)生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胎兒發(fā)肓異常等現象,而無其他臨床癥狀,有證據表明是傳染病時,應考慮是本病的可能,進一步確診必須進行實驗室檢查。
4.1 病原學診斷 (1)病毒分離鑒定。采取流產或死產胎兒的新鮮臟器腸細膜淋巴結(腦、腎、肝、肺、睪丸、胎盤等均可),研磨冰融后,取上清同步接種PK-15細胞和IBRS-2細胞,逐日觀察細胞病變。(2)紅細胞凝集試驗。將含毒組織或分離的病毒在稀釋中研磨,離心后取清液,利用豚鼠紅細胞進行血凝試驗,再用已知的細小病毒陽性血清作血凝抑制試驗,進一步確認。(3)熒光抗體試驗。本方法可以對感染細胞和疑似病例組織中的細小病毒進行快速檢測。將死產胎兒的感染細胞腸細膜淋巴結經丙酮固定后,待制作冰凍切片,隨后,用陽性血清和熒光素標記的二抗依染色,最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出現熒光,表明細胞中含有病毒。(4)PCR。針對細小病毒VP2基因設計引物,進行PCR檢測,用于分離病毒的鑒定和病料中細小病毒的檢測,快速而敏感。
4.2 抗體檢測 用血凝抑制試驗作抗體檢測。采用母豬血清,經56℃ 30min滅活,加入50%豚鼠紅細胞(最終濃度)和等量的高嶺土,搖勻后放室溫15min,經2000r/min離心10min,取清液,以除掉血清中的非特異性凝集素和抑制因素??乖?個血凝單位的細小病毒,紅細胞用0.5%豚鼠紅細胞懸液。判定標準1:16以上為陽性。
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采取預防控制,不引進帶毒豬,以免疫預防為主,使初產母豬在配種前首先獲得免疫力。
5.1 加強飼養(yǎng)和消毒措施 最好的辦法是自繁自養(yǎng),如需引種,應從未發(fā)生過本病的豬場引進,隔離飼養(yǎng)半個月后,經兩次血清學檢測,HI效價在1:256以下或陰性時方可混群飼養(yǎng)。經確診為細小病毒感染后的同窩豬的幸存者也不能作為種用;母豬發(fā)生流產時,流產物必須經過嚴格消毒后在指定地進行深埋處理,另外整個豬場進行全場消毒(尤其是繁殖豬舍)。
5.2 免疫預防 免疫接種是預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初胎母豬在配種前2個月用滅活疫苗免疫一次(必要時可在1個月后加強免疫),可獲得堅強的保護。
(1)該病發(fā)生多由農戶肓目購豬引發(fā)。加強動物防疫的宣傳力度,進村入戶培訓養(yǎng)殖戶。通過開展病因調查,結合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及流行季節(jié)等動員母豬飼養(yǎng)戶及時注射疫苗進行防控。對發(fā)病的豬防檢員應深入戶中指導農戶實施封鎖、隔離、消毒等,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防止傳入他人豬群。(2)注意鑒別診斷。豬細小病毒如果不仔細觀察,容易與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相混淆,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為“高熱綜合征”,呈高發(fā)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點。而本病母豬發(fā)病不表現其他癥狀。(3)加強市場檢疫與隔離。本次疫情發(fā)生由農戶從外地購豬引起。因此,在各地活畜交易市場的活畜交易過程中,必須加強活畜的檢疫工作,從源頭上斷絕傳染源。有些地方的檢疫部門缺乏必要的檢疫設備,只靠肉眼是無法搞好日常檢疫工作的。因此,農戶購進大批仔豬時,一定要隔離觀察1個月,無任何疾病時,方可混入自家豬群飼養(yǎng)。另外,農戶堅持自繁自養(yǎng),這樣可以有效地杜絕豬細小病毒的感染傳播。
(2012–02–21)
S858.292
B
1007-1733(2012)05-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