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琴
(深圳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深圳 518000)
由于高等教育的逐年擴招,精英式的教育現已過度普及至大眾式的教育。大眾化教育能讓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接受高等教育,進而提高全民素質,但另一個問題亦隨之出現了:門檻低了,入學學生素質的參差不齊,大學生違紀問題已成為了高校學生工作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特別是面對著群體龐大的高職類大學生群體,更是由于入學學生素質相差懸殊,使高校學生工作者漸漸意識到,高職院校大學生違紀群體的轉化勢在必行。中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高職院校大學生群體的理想信念狀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中國來說,高職院校大學生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而理想、信念是體現高職生素質的關鍵要素。
因此,我們必須理性看待這些問題,科學地分析、研究學生違紀的成因和解決的辦法,使高職院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更進一步地提高,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90后的年輕一代,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性格上甚少受到壓抑,經濟上較寬松。他們在知識的積累、人生的閱歷等方面都已相對豐富,他們變得自信和從容,不再迷信權威,不屑于形式和口號,并能釋然地對待許多事情,而且在英語、計算機方面的能力比較強,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心態(tài)更為開放。
雖然當代高職生的理想信念狀況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我們在看到當代大學生“閃光點”的同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隊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詞亦紛紛走進了學校的管理視域。
高職院校大學生違紀行為的類型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的類型:政治性違紀、學習性違紀、生活性違紀以及心理性違紀。
(1)政治性違紀。主要指個別高校學生政治態(tài)度消極,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違法游行,張貼非法大小字報,組織和煽動鬧事、破壞安定團結等行為。當今的高職院校的大學生都會將個人的生活以及身邊的事情看得比較重,對于政治上面的敏銳性、覺悟性以及參與性并不是很高,所以這類違法違紀行為及其少。
(2)學習性違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在當今高職院校里,學習方面的違紀是最常見以及嚴重的一個類型。因為高職類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入學分數較本科院校的學生低,這些學生大多在平時的生活中缺乏毅力、耐心以及良好的習慣。這些原因直接影響了學生個人學習成績的高低。所以,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將學習當作兒戲,隨便遲到、曠課,課堂上得過且過、考試作弊等,這些違紀行為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正常秩序。這類違紀的覆蓋率較為廣泛,在同學們中的影響力較大。
(3)生活性違紀。在高職院校中,學生生活上的違紀一般有晚歸、未歸、賭博、酗酒、偷竊、打架、校外租房、非法同居、未婚致孕等。這些現象在高職院校中,發(fā)生率僅次于學習性違紀。此類違紀一旦發(fā)生,將會導致違法以及傷害到個人的身體,對于個人以后的發(fā)展影響極其深遠。
(1)思想空虛,“三觀”未定。由于這些學生在思想上的道德認知水平不高,導致容易受到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影響,從而人云亦云、人做亦做,不考慮后果。這部分學生在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中,有很多的觀念與正確的觀念產生偏差或者錯誤,嚴重者有可能會導致違法行為。
(2)學習迷茫,未想前途。在高職院校中,有部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學習動機不明確,進入到大學校園之后,脫離了中小學的學習方式,變得無所適從。這些學生本來就對學校的興趣不夠濃厚,以往十多年的“填鴨式”管理,強制學習一旦改變,在大學期間的棄學現象愈演愈烈,對學習更是抱以放棄的態(tài)度。天天到課堂上得過且過,生活上是天天抱著網絡游戲,能過一天是一天,考試時抱著僥幸的心理,能過一科是一科。在缺乏重點管理的大學校園里,學生如脫韁的野馬將主要精力放在網絡游戲以及朋友之間的吃喝玩樂上,對自己的為了發(fā)展從未考慮,更談不上以“居安思?!钡男膽B(tài)來積極進取。
(3)情緒性高,報復性強。這個特點表現在學生常經受不起一點的挫折,或者很容易將自己受到挫折的情緒轉移發(fā)泄至其他事情上面,如不遏制,則可能會釀成錯誤,擴大事情的影響。
隨著高職院校各種違紀率的上升,如何做好違紀學生的轉化便成為輔導員隊伍研究的課題。做好違紀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不僅為了實現了高校育人的目標,更體現了校園良好的校風以及學風建設。
(1)注重正面引導,樹立遠大理想,構筑學生精神支柱。應建立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按照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有步驟、有規(guī)律、有層次地引導他們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紀觀、道德觀、戀愛觀,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其頭腦,是他們能夠明確科學的價值取向,端正學習科學知識的態(tài)度,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社會上存在的各種消極現象,增強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文明的行為習慣和遵紀守法意識,使其在遇到矛盾和沖突時能夠冷靜對待、文明處置。
(2)狠抓制度建設,規(guī)范學生言行,強化學生管理工作。首先,應該增強學生管理工作的預測性和針對性。學生管理工作者要經常深入學生之中,開展思想交流、心理咨詢活動,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影響學生思想的各種因素,預測學生的思想狀況,增加對問題的敏感性,及時地將違紀事件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對于帶有普遍性的違紀現象,應引起高度重視,可以開展專題性集中教育,進行階段性治理來減少危機事件的出現,杜絕違紀現象的發(fā)生。
其次,要完善和健全各種規(guī)章制度。規(guī)章制度是規(guī)范人的行為的基本準則,是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建章立制是規(guī)范學校管理行為的重要手段。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項復雜是系統工程,只有搞好相關制度的配套建設,才能嚴格每個管理環(huán)節(jié),堵塞漏洞,實施更有效地管理。
(3)優(yōu)化校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育人氛圍,激活學生學習潛能。一方面,發(fā)揮物質環(huán)境引導認知,減少不良刺激的教育功能。這方面首先應抓好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如寢室、教室、食堂的設施建設。其次,可以適當增添校園里有意義的人文景觀,如校訓碑、紀念館、名人塑像等,是大學生長期耳濡目染達到提高認知水平、喚起民族自尊心、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目的。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形成健康輿論和勤奮、向上、禮貌、守紀的氛圍,以抑制少數學生不良行為的產生,使學生都能在良好的氣氛中共同提高。
(4)尋求多方支持,探索育人途徑,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當今的高校校園不斷呈現開放的趨勢,學生的違紀行為是由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的負面影響造成的。因此,學校應與社會、家庭密切聯合,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規(guī)范教育、法制觀念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在鼓勵學生大膽走出學校,步入社會,使他們不再感到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與社會現實存在很大反差,消除其思想上的茫然和混亂、政治上的困惑、信念的動搖和信心的失落,從而杜絕一些消極行為。另一方面,學校應與學生家長建立聯系制度,經常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絡,相互交流學生的思想、生活與學習情況,以及時得到學生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在多方面的關懷下健康成長。
此外,還要重視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違紀行為與心理健康往往有著密切的關系,要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問卷調查、課堂訓練、心里咨詢等方式,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預防心理性違紀行為,控制、防止各種心理性疾病引發(fā)的違紀行為產生。目前全國許多高校都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相繼建立了心理咨詢中心,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等,這些措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等學生司.高等教育學學籍學歷管理規(guī)定選編[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
[2]王良虎.新時期高校思想教育的問題與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