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文入院】
一位肥肥胖胖的婦女叫喚著:“荔枝荔枝,新鮮的荔枝……”我興沖沖地來到不遠(yuǎn)處的巷子口,只見她將擔(dān)子放在地上,旁邊放著兩筐荔枝。咦,這是干什么呢?我停住腳步,遠(yuǎn)遠(yuǎn)地望著——她在荔枝堆里挑挑揀揀,把挑選出來的壞荔枝放到一個空袋子里。
這時,一位老爺爺走過去,似乎正在猶豫著,要不要買。
老板娘說道:“大爺,這荔枝特別甜,不甜我不收您的錢!”
老爺爺說:“我的眼睛是老花眼,不方便挑選?!?/p>
老板娘笑著說:“大爺,您放心好了,我來給您挑新鮮的?!?/p>
她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地轉(zhuǎn)身從下方拿起“空”紙袋,忙不迭地往里面裝荔枝。
老爺爺不停地說著:“謝謝!”然后心滿意足地拎著那袋爛荔枝走了。
望著老爺爺遠(yuǎn)去的背影,我才恍然大悟。這老板娘,為了多賺些昧著良心的錢,竟然欺騙老爺爺,太叫人氣憤了!
【七嘴八舌】
孫慧雯:是啊,想想看,咱們在說話的時候,可不單單是在“說”而已,又不是冷冰冰的機(jī)器人,當(dāng)然不會“千人一面”。激動時,也許眉飛色舞,也許手舞足蹈;失望時,要么垂頭喪氣,要么無精打采……精彩紛呈,不一而足。
陶夢婷:有時候,我會不自覺地把生活中的“語言”,非?!罢交钡乇磉_(dá)出來,認(rèn)為這就是“書面語”??磥恚窈笪业枚嘤^察生活,積累生活,運用“個性化”語言,為自己的寫作注入更多的活力與色彩。
李鑫:在個性十足的年代里,語言也得有“個性”。老板娘、老爺爺、小學(xué)生,這三個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只有將他們定位準(zhǔn)確了,方能彰顯個性,寫出鮮明的特色來。
【治療方案】
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記錄下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抒發(fā)了自己對老板娘的不滿和批判。事情的經(jīng)過,主要是通過人物的對話來展現(xiàn)的,可讀著這樣的對話,我們總感覺猶如隔靴搔癢,不夠真實。如何讓作文中的對話靈動飛揚(yáng)呢?
首先要盡量使用口語化的語言。大膽使用省略句,多用短小句,善用鮮活的口語詞匯,這樣避免長篇大論、粗俗啰唆;其次,對于對話提示語的選用要因文制宜。置放提示語時,或前或后,或中間或省略,同時適時地添加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氣、語調(diào)等,從而更為立體地刻畫人物的真情實感,多角度地反映人物的喜怒哀樂。
【康復(fù)出院】
“荔枝荔枝,新鮮的荔枝……”聽到洪亮的叫賣聲,我的饞蟲立馬被勾了出來。我興沖沖地來到不遠(yuǎn)處的巷子口,只見一位肥肥胖胖的婦女,將擔(dān)子放在地上,旁邊放著兩筐荔枝。咦,這是干什么呢?我停住腳步,遠(yuǎn)遠(yuǎn)地望著——她麻利地在荔枝堆里挑挑揀揀,把“精心”挑選出來的壞荔枝放到一個空袋子里。
這時,一位老爺爺走過去,似乎正在猶豫著,要不要買。
“大爺,這荔枝可甜呢,不甜不要錢!”老板娘信誓旦旦地說著,一臉真誠的樣子。
“唉,我眼睛不太好,挑起來不方便啊?!崩蠣敔敓o奈地?fù)u了搖頭。
“大爺,包在我身上好了。”老板娘拍了拍胸脯,滿臉堆笑,“我給您挑好的,保準(zhǔn)一個比一個新鮮,包您滿意!”
她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地轉(zhuǎn)身從下方拿起“空”紙袋,忙不迭地往里面裝荔枝。
“謝謝啊謝謝!”老爺爺不停地道謝,然后心滿意足地拎著那袋爛荔枝走了。
望著老爺爺遠(yuǎn)去的背影,我才恍然大悟。這老板娘,竟然用這種“偷梁換柱”的伎倆來騙人,以次充好,都是為了多賺些昧著良心的錢,太叫人氣憤了!
【醫(yī)生診斷】
好的開頭,勾人眼球。不如試著“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以叫賣聲出場,“饞蟲”作引,引發(fā)讀者的閱讀期待。
對話展現(xiàn)的是真實的生活,而口語的巧妙使用,會更加貼近生活。寫對話之前,不如在腦海中自我演練一番,想想平時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是怎樣說話的——看似“熱情”“真誠”的老板娘,老實巴交的大爺……他們的語言,他們的對話,真正生活化了,才會鮮活起來。
恰到好處地放置提示語,讓人物對話呈現(xiàn)出“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的層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