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同樣,班有班規(guī),家長、教師、幼兒才能處于一種協(xié)調(diào)、平衡的狀態(tài),才能坦誠相待,各負其責,即成“方圓”。
案例描述
新學期開始了,孩子們重新回到了幼兒園,假期中,家長的“放縱”,加上新入園幼兒的哭鬧,活動室里亂哄哄一片,任老師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無濟于事;集體教育,幼兒小動作頻頻,教師喊破了嗓子,仍有孩子竊竊私語;戶外活動,教師氣喘吁吁,幼兒還是東奔西跑,沒有秩序可言;自選游戲,爭搶玩具,不懂得謙讓和分享;洗手時嘩嘩的流水聲說明水龍頭已經(jīng)開到了最大;吃飯時,桌面、椅子、地板上都是飯?!矒?、反復叮嚀、斥責,甚至獎勵,都是短暫的“調(diào)節(jié)劑”,老師的疲憊不言而喻。
參考建議
1 建立適合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科學合理的常規(guī)
以往的常規(guī)教育,幼兒往往得到的只是“指示”,有安撫和獎勵,如:看哪個小朋友上課坐得好就獎勵小紅花一朵;還有要求與斥責,如:小朋友吃飯不能說話,洗手時水龍頭開得不要太大……幼兒總是在“我說你做”中了解各項常規(guī),從而忽視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主性的發(fā)揮。因此,幼兒園的常規(guī)教育要由“要孩子們怎么做”轉(zhuǎn)化為幼兒自主的“我要怎么做”,給幼兒平等、寬松、合理的教育環(huán)境。如:在解決幼兒爭搶玩具的問題時,創(chuàng)設情境,觀看課件:“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妹妹為什么哭嗎?”“因為餓了!”“因為她找不到媽媽了?!薄袄蠋煾嬖V你們,因為她的玩具被人搶走了,怎么辦呢?”幼兒爭先恐后地答道:“把我的玩具給她玩!”“我給她買新玩具?!薄變涸谡J真想辦法幫助小妹妹的過程中,自然地學會了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謙讓、互相幫助和關心的良好品格。
2 用愛心創(chuàng)造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和諧
愛是幼兒健康成長的生長素,教師要熱愛幼兒,主動接近幼兒,用一個教師廣博而無私的愛去理解、寬容、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幼兒,使他們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課上,親切的態(tài)度、夸張的表情吸引幼兒的注意;課下,和幼兒一起玩耍:用餐、喝水,悉心照顧,事事關注,并隨時觀察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走進幼兒的內(nèi)心世界,成為他們的好朋友,讓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最大的快樂和進步,實現(xiàn)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和諧。
案例描述
辦公室里,一班長埋怨道:“唉!當這個班長可真累啊!什么事情都要親歷親為,剛剛交待一些工作,人家就說家里事情太多,做不完!氣得我轉(zhuǎn)身就出來了!”其余的班長聽后也紛紛表示:“是啊,和她們真是難以溝通,一點都不支持班級工作!”就在班長們自怨自艾的時候,班上另兩位老師也是怨聲載道:“哼!什么事情都分這么清楚,工作大家干,講到榮譽的時候,都變成自己的了?!庇械谋S龁T抱怨:“當教養(yǎng)員有什么了不起!頤指氣使的,教學工作要求我配合,打掃衛(wèi)生的時候怎么不替我分擔一點呢?”……
參考建議
1 換位思考坦誠相待
班內(nèi)教師之間的配合是否和諧直接關系到班級管理的好壞,教師之間相互信任和理解是和諧相處的關鍵。因此,當教師之間出現(xiàn)分歧和矛盾的時候,彼此都應該先冷靜下來,多溝通,勤交流,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學會換位思考,這樣,不但可以正確地認識自己,也能夠客觀地評價他人,縮短相互間的距離,使彼此之間的關系在尊重與默契中得到升華。
2 建立團結協(xié)作、友好和諧的教師間人際關系
成功的合作是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將分工統(tǒng)一在育人的班級總體目標中,互助互補、團結協(xié)作、優(yōu)質(zhì)高效地完成各自的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做到彼此適應,相互協(xié)調(diào)與配合,分工不分家,在“第一時間”正確處理好彼此的矛盾和沖突,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形成友好和諧的班級氛圍。
案例描述
幼兒園進行半日活動評比,各班都在加緊練習,有些家長抱怨道:
“整天沒完沒了地練習,孩子都膩了,不想上幼兒園了!”
集體教育活動中,佳佳和小朋友竊竊私語,還頻頻出現(xiàn)小動作,教師瞪眼示意她認真聽課,佳佳認為老師在批評她,將此事告訴了媽媽,佳佳的媽媽將此事“投訴”給園長,認為教師應該進行“賞識”教育,一味地批評孩子,沒有幼兒教師該有的溫柔。
天氣不正常,幼兒感冒咳嗽得很多,好多小朋友中午都帶了藥,齊齊媽媽將藥隨手放在了一角的玩具櫥上,沒有放在指定的藥箱里,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藥沒有吃。下午,齊齊媽媽發(fā)現(xiàn)后,非常生氣:“太不負責任了,如果孩子的病嚴重了,怎么辦?”老師也覺得有些委屈。
參考建議
1 用細心與耐心真誠地與家長交流
當家長對幼兒園工作不滿意或言辭激烈時,教師首先要冷靜下來,積極主動地聯(lián)系家長,態(tài)度真誠,耐心聆聽,細心解釋,與家長面對面交流,打開家長的心結,擔負起建立彼此信任的責任,使家長了解幼兒園工作,理解教師的意圖和想法。同時,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教師對孩子全心全意的愛,從而化被動為主動,將家長的不滿質(zhì)疑化為輕松的溝通和交流,消除矛盾,解決問題。
2 有效互動,讓家長參與班級管理
一個班級管理工作成功的因素之一還在于家長工作是否到位。因此,要采取多樣化的動態(tài)的互動模式,提升家長對班級工作的關注程度,如,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班級論壇、舉辦育兒講座等,讓家長在寬松、平等、民主的環(huán)境里,暢所欲言,大膽地參與制定班級總體工作計劃,鼓勵家長發(fā)揮自身的職業(yè)優(yōu)勢與智力優(yōu)勢,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實現(xiàn)班級工作的特色化、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
總之,班級工作瑣碎繁多,只有具備愛心、耐心、細心,才能讓幼兒、家長、教師之間友好和諧相處,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角色互換中,自覺地制定和遵守“班規(guī)”,形成良好的“班風”,從而實現(xiàn)班級工作的平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