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睡起莞然成獨笑,數(shù)聲漁笛在滄浪。”蔡確這首小詩,總是勾起我對閱讀閑情的向往,而“手倦拋書午夢長”亦是我的愜意享受。
午后的陽光安恬,透過薄紗簾再射到書頁上,有點朦朧,有點迷幻,我手捧書卷斜靠在床頭,就這樣享受著潺潺的文字,暖暖的陽光,和自己的靈魂靠近。待到手倦了,人困了,便拋書入夢。這份閑適的閱讀生活讓我倍感生命的美麗和生活的溫馨。
一直喜歡閱讀。從參加工作到現(xiàn)在,我的閱讀面很廣,既讀教育名著、專業(yè)雜志,也讀經(jīng)書子集、人文社科。一日,學(xué)校一名語文老師看我書桌上躺著一本《我教語文的感覺》,便隨手一翻,他甚是驚訝:“你一直教數(shù)學(xué),買它干嘛?”我一笑:“文理不分家,無論什么學(xué)科,書理相通?!笨此胍@本書,我又舍不得送人,便答應(yīng)先借給他讀,待他讀完后再還給我。每年的報刊雜志征訂之后,學(xué)校會將扣除的費用張貼公布,看著我高出旁人幾倍的數(shù)字,同事們總是調(diào)侃:牌也不打,舞也不跳,就知道看書,將來退休了可沒玩伴呢!我笑而不語。其實,玩牌跳舞不過是找尋一種快樂,他們哪里知道我的快樂所在。與好書為友,與閱讀相伴,靜靜地享受一個人的清歡,心底一片澄澈,心靈盈滿豐實,所有的日子也都有了詩意。
一直堅持買書。自從有了網(wǎng)絡(luò),很多過去愛讀書的人卻漸漸遠(yuǎn)離了書本,習(xí)慣了網(wǎng)絡(luò)快餐式閱讀。而我,卻仍然保持著逛書店的習(xí)慣,看到喜歡的書籍照樣還會買下來?!蹲游鐣啞肥俏冶乜吹碾娨暪?jié)目,有一次介紹梭羅的《瓦爾登湖》,那布滿原野氣息的、青藤纏繞般的文字,極具穿透力,直抵心靈深處。我迫不及待地到書店去買回這本書。捧讀這樣一本寧靜、恬淡、充滿智慧而又顯示出大地之美的書,靜靜地穿行在瓦爾登湖,聆聽蟲鳴,耽于遐想,徜徉于心靈深處,我仿佛又回到了故鄉(xiāng)。而看了《子午書簡》主持人李潘手捧《花田半畝》進行的周末書評,我不禁淚水橫流,午飯沒吃完就直奔書店,急切地尋找這本書,結(jié)果書店沒有賣的,我只好請老板進貨時幫我?guī)Щ亓艘槐?。捧讀《花田半畝》,不僅能看到屬于每個人的無悔青春、純真愛戀,更會感動和震撼于田維這個美麗天使對生的一片癡心,對死的無限淡定,從而重新叩問人生的本質(zhì)和意義,在喧囂浮躁的塵世中回歸心靈的安寧。至純至美的文字,清麗空靈的思緒,具有強大穿透力的哲理,讓愛、感恩、堅韌、真誠以及生命的光亮久久縈繞于懷,我情不自禁又在博客中信手敲下了《有這樣一本書會讓你淚流滿面》。
買書,讀書,我的日子便如清泉般叮咚成韻。累土成丘,積微成大,長期的閱讀積累,使我的職業(yè)生命純粹而美麗,在寧靜淡泊的心境里,我可以傾聽靈魂深處的訴求,靜思人性的善惡美丑,細(xì)數(shù)我與師生相處的每一個日子。閱讀,幫我修繕了知識結(jié)構(gòu),豐富了知識儲備,增長了教育智慧,提升了生命質(zhì)感。我因此而有底氣站在講臺上,走在文字中。
有人說,女人應(yīng)有佛一樣的胸懷和水一般的性情。我想,只有閱讀可以成就這樣的女人。因為文字是心靈之歌,讀書是靈魂的事,閱讀,就是心靈的自由呼吸。我始終認(rèn)為,沒有被經(jīng)典滋潤的心靈是粗糙的,沒有被閱讀感動過的靈魂是枯澀的,沒有被厚重的人文思想洗禮過的人,也不可能擁有普世的情懷。寧靜的夜晚,閑暇的周末,捧上一本書自由地閱讀,聽塵音清心,賞四季流轉(zhuǎn),念歲月溫暖,那一刻,不念工作,不憂生活,不肩負(fù)使命,不承擔(dān)責(zé)任,帶著柔軟的心情,在文字中穿行,我仿佛又回到了生命的原點。
(作者單位: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實驗小學(xué))
責(zé)任編輯 趙靄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