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活潑好動,富有愛心,喜好與動物為友。他會收養(yǎng)流浪狗,會纏著我們買喜愛的鳥兒,因此,家里沒少養(yǎng)小動物:狗、雞、鴨、鵝、兔子……
記憶深刻的,是小松鼠之死。一天,我滿足了兒子的愿望,松鼠連同“小家”——一只籠子,正式在我家落戶。兒子給它取名“瓜子”,因其從正面看灰黃條紋顏色的外形就像一粒瓜子。一晚上,又是喂食、又是造“臥室”,兒子忙得不亦樂乎。那一晚他很是興奮,“瓜子兒、瓜子兒”喊個沒完,就差把松鼠拎床上摟在懷里睡覺了。
周三,放學(xué)回家,兒子做完作業(yè),便逗弄“瓜子”玩。也許是覺著瓜子被關(guān)在籠子里不舒服,兒子想讓它出來溜達(dá)溜達(dá)。豈料,“瓜子”剛鉆出籠子,小白(家里養(yǎng)的狗)撲過來,一口咬著不松開。兒子急得大聲嘶喊,家人從廚房沖過來,好不容易讓小白松了口,可“瓜子”不動了。
“可能是裝死吧!”大家想讓兒子緩解一下情緒??稍S久了,“瓜子”還是不動?!皨寢專献釉趺催€在裝死???”“孩子,瓜子死了!”我鄭重其事地向兒子宣布。我們必須直面現(xiàn)實(shí),我覺得男孩子更應(yīng)這樣。正準(zhǔn)備吃飯的兒子放下碗筷,坐到籠子旁邊,托起“瓜子”:“不是的,媽媽,瓜子是在裝死!對嗎?”他不愿相信事實(shí)。我摟著兒子,拍拍他的背,沒有應(yīng)答。我覺得還是讓兒子自己調(diào)節(jié)一下,慢慢去接受事實(shí),這需要一個過程。他趴在我肩上,眼淚簌簌地往下流。過了許久,憋出幾個字“媽媽,我恨小白!”而言語中卻無恨意,盡是傷感。“也許小白把它當(dāng)成老鼠了,假如瓜子沒跑出來……”我試圖讓兒子理清原因。但也是點(diǎn)到為止,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眼睜睜看著一個生命消逝,我也不愿讓他過于自責(zé),而是期望兒子學(xué)會坦然面對,從中吸取教訓(xùn)。漸漸地,兒子的情緒稍稍緩和了一些。
我和兒子商量著怎樣處理“瓜子”的后事。我建議埋掉,兒子卻不舍,傻傻地注視著“瓜子”:“媽媽,我舍不得埋掉,能不能就這樣放在家里?!闭f著,兒子將瓜子輕輕地送回籠子里?!斑^幾天尸體會腐爛、發(fā)臭,然后就會有蟲子來……”兒子遲疑了一會兒說:“那還是埋掉吧,籠子要留著……”
兒子勉強(qiáng)吃了點(diǎn)晚飯,還在臨睡前,囑咐全家人不可以打擾“瓜子”。第二天,兒子和爺爺一起埋掉“瓜子”。尊重兒子的決定,籠子還是留著,他畫了一張瓜子的肖像貼在籠子上,將它放在院子的一角。
我們?nèi)叶嘉锤深A(yù),任8歲的兒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吊唁“朋友”。
那段時間,我翻閱了《給您一只金手指——父母教子百問百答》一書。其中,“身心健康”篇的最后一文《生命只有一次》令我印象深刻。陶勑恒老師在文末點(diǎn)評中的話語,對我們一家人的生命教育觀產(chǎn)生重要影響。他說:“直面生命可能有危險(xiǎn)和災(zāi)難的人,才能真正去感受和熱愛生命的美好?!?/p>
在“瓜子死亡”事件上,我們?nèi)胰怂龅囊磺?,不正是為了讓孩子在?jīng)歷失去的悲傷中,感受生命的唯一,懂得珍惜、保護(hù)和熱愛生命嗎?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