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來,和老師抱一抱!”亮亮卻一動不動地看著我。
都快升大班了,亮亮和老師之間距離還是那么遠。每次面對我的主動親近,她總是很不情愿;同她說話,她也總以一兩個字作最簡單的回答。上課的時候,無論我用多新奇的教具、多激昂的語調(diào)都帶動不起她的興趣,甚至,我讓她坐到我的身邊,單獨跟她交流,她的眼神仍然躲避而閃爍。反而,當我離她遠一些,她看起來更舒服,更自然。這讓我好生郁悶!
和家長溝通后,我才知道亮亮是個早產(chǎn)兒,很多方面都比同齡的孩子發(fā)展得慢些。以前,我對亮亮的生活關注得更多一些,卻忽略了她的精神世界??吹搅亮烈粋€人孤零零地坐在那兒,我覺得自己該做些什么了。
班里要舉行小小故事王比賽了,小朋友們個個躍躍欲試,只有亮亮無動于衷。
亮亮媽說:“亮亮會講《小貓釣魚》。”
我讓她到前面講,她就一直看著我。我問:“亮亮,你會講嗎?”
“會!”
“那你講呀!”
“講?!?/p>
我說:“我說一句,你跟一句,好嗎?”
亮亮說:“好!”
我每說一句,她總是重復最后幾個字,于是我盡量把句子縮短。好不容易亮亮講完了一段,我大大地表揚了她一番。這是亮亮上幼兒園以來講話最多的一次了,也是第一次在集體活動中講了這么多話。雖然語句不多,雖然仍不連貫,但極大地增強了我對她的信心。我趁機把小朋友很喜歡的值日生標記給亮亮戴上,亮亮臉上流露出興奮的表情。我微笑著對亮亮說:“喜歡老師表揚你嗎?”
她開心地回答:“喜歡?!?/p>
“你以后有進步,老師就表揚你,好嗎?”
“好。”
“那老師喜歡你,你能抱一下我嗎?”
她輕輕地靠到了我身上。
幾天后,我教孩子們學習兒歌《春天》。我期望有孩子能主動朗誦,同時看著亮亮,她連忙轉(zhuǎn)過頭去,我還是點了她的名:“亮亮,老師跟你一起朗誦,好嗎?”她輕輕地說了一聲:“好。”
在我的陪伴下,她完整地念完了兒歌,雖然聲音比較小,但對她來說已是一個飛躍。小朋友們都為她鼓掌,亮亮自己也開心地笑了,這樣動人的笑容我從未在她臉上見過,她幾乎是蹦跳著回到了座位。
活動結束,我向她張開雙臂:“亮亮?!边@回她不再遲疑,歡快地撲進了我的懷里。我在她的耳邊說:“今天你真棒,回家把這個進步告訴爸爸媽媽,讓他們也表揚你。”她使勁地點了點頭。
后來,擁抱成了我和亮亮每天的必修課,每天我也都想方設法給亮亮一個“進步”的機會:亮亮認真聽課了、亮亮愿意做操了、亮亮排隊排整齊了、亮亮有了一個新朋友……就這樣,亮亮變化著,從開始應付式擁抱變成主動擁抱;從原來離園時的漠然到主動向我打招呼;從活動區(qū)孤單地擺弄玩具到和小朋友一起玩兒……她的每一點變化都讓我感到特別欣慰,特別有成就感。
每天給孩子一個愛的擁抱,孩子會同樣以擁抱愛著你。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