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卉
(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武漢 420000)
(1)北極的界定。北極地區(qū)通常是指以北極點為中心,在北緯66°33′以北的區(qū)域,它包括北冰洋、北美和歐亞大陸的北部邊緣海、邊緣陸地及其島嶼、北極苔原帶和泰加林帶,總面積約2100萬平方公里。其中陸地(島嶼)大約有800萬平方公里,北冰洋水域大約有1300萬平方公里。北極地區(qū)的陸地部分現已被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美國和俄羅斯八個國家領有。這一地區(qū)地處高緯度,氣候異常寒冷,大部分地區(qū)終年冰雪覆蓋。
(2)北極的自然資源。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08年的評估,目前全球待發(fā)現油氣資源1/4分布在北極地區(qū),約為900億噸,天然氣1669立方英尺,占世界待發(fā)現天然氣資源量的30% 。據俄羅斯等國資料,北極地區(qū)原油儲量約為2500億桶(341億噸),相當于目前被確認的世界原油儲量的1/4,天然氣儲量估計為80萬億m3,約為全球天然氣儲量的41%。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最新資料也認為,北極地區(qū)待發(fā)現剩余油氣資源約占世界總量的1/4。北冰洋一半面積屬于大陸架,而且半數以上的大陸架區(qū)水域深度不超過50米,在開發(fā)上有巨大便利。除了油氣資源外,北極還有豐富的煤炭資源,估計占世界煤炭資源總量的9%。另外,北極地帶還有大量的金、金剛石、鈾等礦藏。加拿大已經開始在北極圈內的島嶼上開采鉆石,產量將達到世界天然鉆石產量的10%~15%,這使加拿大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三大鉆石生產國。除了不可再生的石油、天然氣、銅、鈷、鎳、鉛、鋅、金、銀、金剛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礦產資源之外,北極地區(qū)還有富饒的漁業(yè)和豐富的水力、風力、森林等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同時,隨著全球變暖的加速,使得北極資源的開發(fā)越來越成為可能。
(3)北極的航道價值。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冰層逐漸融化,北極冰川面積正以每10年5%的速度遞減,目前冰川厚度只有半個世紀前的一半,現在北極地區(qū)每年可通航的時間有3~4個月。有專家預測,最快到2040年夏天北極冰層將融化殆盡,到時在北極將出現兩條可以常年通航,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線。這兩條航線被稱為西北航道和東北航道。一旦這兩條北極航路常年開通,將成為聯系東北亞和西歐,聯系北美洲東西海岸的最短航線,可以節(jié)約大約40%的海上運輸成本,與巴拿馬運河航線相比,走西北航道能使北美西海岸與亞洲之間的航程縮短6500千米。屆時北極航道可能成為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替代選擇。而且北方航道的開通將形成一個囊括俄羅斯、北美、歐洲、東亞的環(huán)北極經濟圈,這將深刻影響世界經濟、貿易和地緣政治格局。
(4)戰(zhàn)略價值。北極的戰(zhàn)略地位也十分重要。當代核潛艇的下潛時間都在數十天以上,核潛艇攜帶的戰(zhàn)略導彈射程可達到8000千米以上,因此,從北冰洋海域發(fā)射的導彈可以擊中北半球的任何戰(zhàn)略目標。極軌衛(wèi)星的電磁波可以穿透10米海水,很容易追蹤監(jiān)視在各大洋中游弋的潛艇,但北冰洋厚達3米的冰層可以有效地阻止電磁波的穿透,從而保護潛艇不被衛(wèi)星發(fā)現。而且,北冰洋海面的浮冰經常性破裂會產生巨大的噪音,這使得船基和陸基反潛聲納探測系統的信噪比大大降低。因此,美英俄等大國視其為“兵家必爭之地”。
(1)俄羅斯。在北極歸屬問題上,俄羅斯“下手”最早。早在2007年8月2日,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奇林加羅夫率領科考隊,乘坐深海潛水器,從北極點下潛至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并在洋底插上一面由鈦合金制造的俄羅斯國旗。這一舉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2008年8月,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通過了2020年前關于北極的國家政策。今年8月上旬,俄安全會議成員聚首西伯利亞西部靠近北冰洋的涅涅茨自治區(qū),就北極問題召開專門會議。俄還計劃在2015年前加強公路建設,使從圣彼得堡經彼得羅扎沃茨克、摩爾曼斯克、佩琴加直至與挪威交界處的公路符合國際標準,最終同歐洲的公路網連成一體。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俄羅斯“費奧多羅夫院士”號科考船今年7月已完成北極海底繪圖,證實“西伯利亞大陸架與北極海底山脊相連”。俄羅斯有望在數月內向聯合國遞交報告,宣稱北極有超過98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屬俄羅斯所有。此前,俄羅斯副總理謝爾蓋·伊萬諾夫說,俄羅斯明年將向聯合國提交擴展俄羅斯北極地區(qū)邊界的主張。他說:“我希望,明年我們將提交一份依據充分的科學主張,擴張我們在北極大陸架的邊界?!币寥f諾夫這番講話背景正是俄羅斯 “費奧多羅夫院士”號科考船在北極地區(qū)進行科學考察活動,而此次科考活動旨在證明,北極地區(qū)海底的羅蒙諾索夫海脊和門捷列夫海脊構成俄羅斯北極大陸架的地理延伸。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海國家可對從其領?;€算起不超過200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的海域擁有經濟專屬權。如果沿海國家認為本國自然延伸的大陸架遠遠超出200海里,則需要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相關申請,并提供科學證據。羅蒙諾索夫海脊和門捷列夫海脊均以俄羅斯著名科學家命名,但這一聯合國委員會迄今沒有接受或拒絕俄羅斯對這一地區(qū)的主張。法新社評述,俄羅斯希望這一主張可以為俄增加上百萬平方公里領土,獲得更多在北極開采天然氣的權利。預計俄方舉動將引起北極周邊國家緊張。
(2)美國。美國也很早就開始關注北極,并發(fā)布其政策。美國政府綜合各部門利益,分別在1983年、1994年和2009年簽發(fā)了三部美國北極政策指令。而且,美國在實際行動上也毫不放松,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兩艘核動力潛艇“康涅狄格”號與“新罕布什爾”號最近在北冰洋完成了冰上演練,美國軍方稱此次演練的目的是提高海軍在北極地區(qū)的行動和作戰(zhàn)能力。美國一直關注其北極利益,奧巴馬政府在2010年國家安全戰(zhàn)略中稱美國是 “在北極地區(qū)有著廣泛和重要利益的北極國家”。美國軍方聲稱,通過導彈防御和預警、戰(zhàn)略威懾、??詹渴鸬却_保在北極地區(qū)的國家利益,而海上航行自由是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美國國防部稱,當前美國在北極地區(qū)的軍事部署能夠滿足現在到2030年的防務需求。在北極相關問題上,美國與加拿大之間既有戰(zhàn)略合作,也有戰(zhàn)略爭奪。美國國防部在今年5月稱,美加兩國國防部將“以互補方式”來確保在北極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加拿大堅稱對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擁有主權,有關國家使用該航道時必須征求其同意;美國則認為這是一片潛在的開放水域,其軍艦自動擁有通行權。同時,今年8月30日在俄羅斯石油公司與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俄羅斯索契簽署一項戰(zhàn)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投資32億美元,用于北極喀拉海和黑海的油氣勘探。
(3)加拿大。2009年7月26日,加拿大政府公布了新的北極戰(zhàn)略《加拿大北部戰(zhàn)略:我們的北方??、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未來》指出:加拿大是一個北極國家,北極是其歷史遺產與國家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未來至關重要。今年8月23日至26日,加拿大總理哈珀視察了努納武特、西北、育空3個地區(qū)。這是他自2006年出任總理以來第六次對北方的年度視察,次數之密集為歷任總理所未有,其目的是繼續(xù)推進“北方戰(zhàn)略”的實施。為此,哈珀政府針對該地區(qū)特點實施了“北方戰(zhàn)略”。概括起來主要有4個方面:行使領土主權、促進經社發(fā)展、保護北極環(huán)境以及改進行政管理。哈珀此次北方之旅同前五次一樣,仍然圍繞這四個方面展開。他在行前表示,加北部地區(qū)“是國家身份的根本部分,是政府議程的基石”。加拿大政府將把重點放在那里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開發(fā)上,如港口建設、導航設施以及海空難救援設施的配備等。加政府已決定投資1.5億加元(1加元約合1.02美元)建設一條從內陸通往北冰洋海岸的道路。哈珀23日首先飛抵努納武特地區(qū)的北極重鎮(zhèn)雷索盧特,視察了正在舉行代號為“納努克行動”年度軍事演習的陸海空三軍官兵?!凹{努克行動”是自2007年開始的年度例行北極地區(qū)軍事演習,旨在宣示主權、提高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今年演習規(guī)模為歷年最大。加空軍不僅出動運輸機、偵察機和CF-18大黃蜂戰(zhàn)斗機,而且首次在北極地區(qū)亮出了無人機。加國防部長麥凱表示,“納努克行動”有兩大目的,一是展示加拿大政府對北極地區(qū)的主權,二是表現相關合作意愿。
中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大國和一個日益強大的國家,面對各大國在北極的爭奪,中國在北極問題當中也應該發(fā)揮其作用,抓住機遇,積極參與北極理事會的各項活動,爭取成員北極理事會的成員國家之一。無論從哪一方面介入對北極地區(qū)的爭奪,都有北極航線開發(fā)前景的因素在起作用。為此,我國在國家層面上,應該依靠實力在北極國際法的制定上、科學考察上、資源和航線的歸屬權上要增強自己的話語權。只有成為資源的擁有者,才能獲得相應的價值。
[1]史春陽.“北極五國”爭北極[J].世界態(tài)勢,2010,(22).
[2]曾望.北極爭端的歷史、現狀及前景[J].國際資料信息,2007,(10).
[3]劉江萍.探索“西北航道”[J].法制與社會,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