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龍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外科,河北 豐南 063300)
炎癥性腸病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與膳食治療
李艷龍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外科,河北 豐南 063300)
炎性腸疾病;營養(yǎng)不良;膳食
炎癥性腸病是一組病因尚未十分明確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癥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胃腸道是人體進行正常的膳食消化、吸收及維持機體良好狀態(tài)的中樞性器官。呈慢性化病變過程的炎癥性腸病患者常合并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需要及時發(fā)現(xiàn)并予以糾正。
1.1 營養(yǎng)攝入不足
1.1.1 厭食及進食減少 炎癥性腸病患者多存在厭食癥狀,或因進食后可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而不愿進食。
1.1.2 過度限制飲食 患者有時過于強調按照醫(yī)囑采用限制性膳食。正常的膳食限制有利于控制癥狀,但必須同時補充必要的營養(yǎng),以保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攝入。①不耐受乳糖的患者避免富含乳糖的牛奶和奶制品有利于改善腹痛、腹瀉的癥狀,但可能發(fā)生鈣、維生素D及其他相關營養(yǎng)的缺乏。②部分克羅恩病與吸收不良患者在減少膳食中脂肪的攝入后,可使大便中脂溶性維生素及鈣、鎂、鋅等二價陽離子的排出和丟失減少,從而改善相關癥狀,但過分限制脂肪,患者無法滿足日?;顒铀枘芰?,導致體質量下降、慢性疲勞及乏力。③一些可能具有腸狹窄及梗阻癥狀的克羅恩病患者,在限制膳食纖維的攝入后可改善癥狀,但如果避免進食蔬菜、水果及全谷類食品,可能導致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入不足。
1.2 營養(yǎng)吸收減少
1.2.1 小腸吸收面積減少 小腸黏膜病變或因炎癥性腸病而行小腸切除術后,消化與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小腸黏膜面積減少;回腸切除的患者可因膽鹽腸肝循環(huán)缺陷而導致腸腔內膽鹽濃度不足而導致脂肪瀉,以及脂溶性維生素與礦物質吸收不良。因腸道攝取內因子結合性維生素B12的受體位于回腸的腸細胞刷狀緣膜,回腸病變或切除可引起維生素B12吸收不良與缺乏。
1.2.2 腸內容物停滯,小腸細菌過度生長 克羅恩病伴有腸縮窄與瘺管時,可引起腸內容物停滯,導致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的危險性增高。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為:①細菌使膽鹽脫結合,引起近端小腸中膽鹽提前吸收,導致遠端小腸內膽鹽缺乏。②細菌與腸黏膜競爭攝取與利用營養(yǎng)(游離的以及內因子結合的維生素B12更容易被腸道內細菌利用)。③脫結合的膽鹽與細菌代謝的其他毒性物質可引起腸黏膜損傷和絨毛縮短。④治療炎癥性腸病的藥物可影響營養(yǎng)吸收。柳氮磺胺吡啶是腸內葉酸吸收的競爭性抑制劑,可引起葉酸缺乏;皮質類固醇是炎癥性腸病發(fā)生鈣吸收不良及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膽酸結合性樹脂藥物如考來烯胺散可控制克羅恩病及回腸功能障礙患者的腹瀉,但可加重脂肪瀉及加速脂溶性維生素的缺失。
1.3 胃腸道病變過多分泌與丟失營養(yǎng) 活動性炎癥可導致蛋白質丟失,當丟失量超過肝白蛋白合成量時,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造成周圍水腫。同時胃腸道出血可導致鐵缺乏與貧血;腹瀉可導致鉀、鎂、鋅等礦物質與微量元素過多丟失,脂肪瀉時二價陽離子鎂、鈣、鋅等均可與脂肪酸形成不溶解性皂鹽從糞便中過多排出。
1.4 營養(yǎng)需要量增加 炎癥性腸病患者伴有膿腫等感染并發(fā)癥時,能量需要增加。
2.1 低纖維膳食 適用于發(fā)生腸狹窄,或者出現(xiàn)腸梗阻癥狀的患者。膳食纖維由多種不同的木質素和碳水化合物組成,對胃腸道功能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不溶性纖維如麩質具有縮短胃腸道傳遞時間而增加排便頻率的作用,可溶性纖維如果膠、瓜兒膠等可延長腸傳遞的時間,且由于吸水能力較強,有利于改變便溏的癥狀。
2.2 低乳糖或剔除乳糖膳食 作為重要的蛋白質、鈣與維生素D的來源的奶類食品因為炎癥性腸病患者發(fā)生乳糖不耐受癥而受到限制的同時,應適當補充低乳糖或剔除乳糖膳食。
2.3 低脂膳食 克羅恩病患者及患回腸疾病或回腸切除術后患者,多發(fā)生脂肪瀉。吸收不良的脂肪酸及腸道細菌產(chǎn)生的羥基脂肪酸衍生物均可刺激結腸分泌液體與電解質,從而加重腹瀉癥狀。因此,應給予低脂膳食。維持低脂膳食有利于減少二價陽離子以皂鹽形式從糞便排出,同時,由于未吸收的脂肪酸與鈣結合后,結腸內形成不溶性草酸鈣減少,使更多游離草酸鹽被吸收,以及脂肪酸及膽鹽增加了結腸對草酸鹽的通透性,所以脂肪瀉時膳食中的草酸鹽在結腸吸收增加,應限制膳食中脂肪和鈣的補充,以有效減少草酸鹽的吸收,防止高草酸尿癥與腎結石的發(fā)生。
2.4 維生素與礦物質 炎癥性腸病時,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明顯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應給予一定的補充和膳食糾正,大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通過飲食補充,但口服鎂劑吸收較差,還可能加重腹瀉癥狀,所以需要靜脈輸注補充。
如果通過口服膳食不能糾正炎癥性腸病患者營養(yǎng)不良癥狀時,需要采取場內營養(yǎng)或腸外營養(yǎng)支持療法。臨床醫(yī)師應隨時注意對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進行評估,計算患者營養(yǎng)治療的需要量,必要時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R574.05;R574.025;R591.05
A
1002-2619(2012)08-1268-02
李艷龍(1965—),男,主治醫(yī)師,學士。從事外科臨床工作。
201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