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禎
在我知道的“冷門”古典音樂家中,有兩位都姓福斯特。除了捷克作曲家約瑟夫·福斯特(Josef Forster)以外,據我所知,還有一位生活在更早時代的作曲家,不過是奧地利人。兩人之間除了姓氏相同,應該并無其他關系。
依曼紐·阿勞依·福斯特(Emanuel Aloys Forster 1748-1823)1748年1月26日出生于希勒西亞(Silesia)地區(qū)。希勒西亞那時屬于奧地利帝國,現在大部分領土都在波蘭的疆界之內。
關于這位福斯特的家庭和童年生活,現在幾乎已經一無所知,只知道他父親在奧地利的經濟部門任行政工作,主要職務可能是經管王室的產業(yè)。資料已查不清楚福斯特童年的音樂教育是在哪兒接受的,據說,他幾乎完全憑他那副敏銳的音樂耳朵,就創(chuàng)作了幾部協(xié)奏曲和奏鳴曲。后來,又說他借到了一本C.P.E.巴赫的音樂著作,大概就是那本《論鍵盤樂器演奏的真正藝術》吧,動手把那本書抄了一遍,就通曉了基本的作曲理論。我想,這樣的講法似乎有點夸大其詞、神乎其神,總而言之,是想要說明福斯特的音樂天才吧。
從學校畢業(yè)之后,依曼紐·福斯特曾去他父親的部門工作了幾年,后來就應召參了軍。在歐洲著名的“七年戰(zhàn)爭”(1756-1763)的最后兩年,福斯特在普魯士軍樂團里擔任雙簧管樂手。但我算了一下,“七年戰(zhàn)爭”結束時,福斯特應該只有十五歲,那么他什么時候在他父親部門工作?什么時候參軍的呢?八十年代版的《格羅夫音樂和音樂家大辭典》則說得比較含糊,說他在1761到1766年間的某個時期在普魯士軍隊服務,這樣似乎比較可信。
戰(zhàn)爭結束離開軍隊之后,依曼紐·福斯特在波希米亞北部的密特沃德(Mittelwalde)生活了一個時期,除了跟幾個密友有來往外,很少與外界社會接觸。他在那時還跟著名的管風琴家珀色旺(Johann Georg Pausewang)學習音樂。珀色旺教福斯特鋼琴和作曲,使他熟悉了J.S.巴赫和C.P.E.巴赫的作品。有紀錄表明,福斯特是在那一時期正式開始作曲的。1769年,他寫了一部《G小調鋼琴變奏曲》。1772年至1774年間,他寫就了一些間奏曲和鋼琴協(xié)奏曲。
從1776年到1779年,依曼紐·福斯特在布拉格住過三年,但不很清楚他在布拉格的生活或工作情況。后來福斯特就回到維也納,以作曲和教授音樂為生。他的太太是貴族出身。通過他太太的關系,福斯特跟上流社會發(fā)生了密切的聯(lián)系,他的聲望也因此而大振。他認識了海頓和莫扎特,通過卡爾·李希諾夫斯基王子,他又認識了貝多芬。福斯特的兒子曾是貝多芬的鋼琴學生之一。貝多芬比福斯特年幼二十二歲,很欣賞福斯特的音樂天才,還曾介紹學生讓他教作曲,其中包括俄國駐維也納的大使安德雷·拉蘇莫夫斯基伯爵(Andreas Rasumovsky,1752-1836),后來就是這位拉蘇莫夫斯基伯爵,請貝多芬創(chuàng)作了那三首著名的《拉蘇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作品59號)。拉蘇莫夫斯基伯爵的宮廷里雇有一個私人四重奏樂團,依曼紐·福斯特的作品與貝多芬、海頓和莫扎特的作品一起,常常有機會在伯爵的宮廷音樂會上演奏,福斯特本人也常參與弦樂四重奏的演出活動。
但是,到1802年前后,貝多芬和福斯特的友誼突然冷淡了下來,據說,起因是因為貝多芬在教福斯特兒子鋼琴時用鐵戒尺橫著打那孩子的手指!
依曼紐·福斯特于1823年11月12日在維也納去世。他的一生從未在皇朝或者教廷擔任過任何音樂職務,所以,在這點上,他跟莫扎特和貝多芬十分相似,是十八世紀維也納的音樂家中最早的自由職業(yè)者之一。
除了作曲,依曼紐·福斯特還寫過如何演奏銅管樂方面的書籍,是當時學習銅管樂器演奏的必修課本,被學員們使用了幾十年。福斯特的音樂作品不少,主要是鋼琴奏鳴曲和室內樂作品。他至少寫過四十八部弦樂四重奏和四部弦樂五重奏,還有一部六重奏和一部八重奏——這是維也納最早以這種形式創(chuàng)作的作品。福斯特早期的作品,有明顯的J.S.巴赫和C.P.E.巴赫的影響,但是他后期的鋼琴奏鳴曲卻很有想象力和獨創(chuàng)精神。他的重奏曲富有戲劇性,十分剛健有力,已經有走出古典主義、向早期浪漫主義邁進的跡象。
很可惜,福斯特的作品現在已經錄制成唱片的真是少而又少。我只見到過一種,就是我現在手頭所有的那一套兩張的四首弦樂五重奏。
Naxos旗下的NCA品牌,2004年出品,由Ensemble Les Adieux五重奏團演奏。
這四部作品為:
1)D小調幻想曲和奏鳴曲(作品2 5號)
2)C小調五重奏(作品1 9號)
3)A小調五重奏(作品2 0號)
4)降E大調五重奏(作品2 6號)
這四首曲子應該都寫于十八世紀九十年代,也就是依曼紐·福斯特在維也納教授音樂的時期。所以,跟十八世紀末期其他音樂家的作品風格相似,這些作品也都有很強的旋律性。
我特別喜歡的是第一張唱片的第一首作品——《D小調幻想曲和奏鳴曲》。這首作品原來是為鋼琴創(chuàng)作的,作品編號為25號。后來,可能福斯特覺得這部作品寫得十分成功,很受歡迎,就把它改編成了弦樂五重奏,這樣就會有更大的銷路,但是這個弦樂五重奏卻不知因為什么原因一直沒有正式印刷出版。
《D小調幻想曲和奏鳴曲》是一部規(guī)模相當龐大的室內樂作品,共有五個樂章,近四十分鐘:第一部分是又可分成五個部分的“幻想曲”,長度近十三分鐘;后面四個樂章則是一般的奏鳴曲形式,其中第一樂章“快板”就有近十二分鐘長。
與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的室內樂作品相比,我覺得依曼紐·福斯特的這四首五重奏的風格是介于海頓、莫扎特后期作品和貝多芬早期作品之間的,他應該可算是一位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時期的重要作曲家。
單弦樂四重奏福斯特就寫過四十八部,而且連貝多芬都受過這些作品的影響,不知道為什么至今還無人把它們找出來演奏并錄制成唱片,讓我們也見見這些被遺忘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