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以政府公文的形式,要求各有關(guān)單位根據(jù)縣政府2009年第32次常務會議精神,對2004年11月11日前該縣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61名被判處緩刑期滿后未安置的人員進行重新安置。這61人多為擔任領(lǐng)導職務的公務員,全是因受賄罪判刑。刑滿被重新安排工作后,有些根本不到新單位上班,純屬吃空餉;到達退休年齡的,享受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的退休待遇;沒到年齡的可以提前退休,刑期也算連續(xù)工齡,養(yǎng)老保險費由單位承擔。對此,當?shù)卣畢s回應稱,此舉有政策依據(jù)。
官員受到刑事處罰,不應該繼續(xù)擔任公務員,這不僅是法律的規(guī)定,更是一個基本的常識。要不然,腐敗官員都可以在接受刑事處罰后重新當官,那么他是會變本加厲地腐敗,還是會認真吸取教訓呢?應該承認,現(xiàn)行公務員法在這方面的規(guī)定的確不夠嚴厲,但是這并不應該影響到這一基本常識的落實。阜寧縣政府居然以政府公文的形式,專門為貪污受賄的腐敗官員重新安置工作,無疑突破了社會公眾可以忍耐的底線,當?shù)卣堑凰蓟诟?,反而堅稱“有政策依據(jù)”,豈止是顛倒黑白,簡直就是公開縱容腐敗。
“阜寧厚愛貪官”,引起了網(wǎng)友們很多的猜測,比如:當?shù)毓賳T之所以這么做,是否有什么把柄在這61名貪官手中?這61名貪官是否只是替罪羊?厚愛他們,是否算事后回報?當然,猜測沒有事實依據(jù),但那種背后的官官相護與惺惺相惜,還是不難讓人體味到的。我們不知道,當?shù)毓賳T之所以如此厚愛貪官,是否因為他們更能理解貪官;但這也引來一個疑問:厚愛貪官的地方官員,自己又能否做到清廉?某種意義上,違背常理的厚愛貪官,本身就是一封公開的舉報信,值得相關(guān)部門認真追查。
(摘自《法制日報》 作者: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