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壽縣農業(yè)局(415900)何維君
漢壽縣巖汪湖鎮(zhèn)五美村是有名的水稻高產區(qū),栽培水平高,近些年氣候趨暖讓不少農民朋友開始隨意搭配品種和肆意推遲播種期。2010年在不法糧商的慫恿下,對早稻已經采用湘早秈24號等中遲熟品種的農戶,搭配尚未審定和成熟期偏遲的晚稻,遭遇2010年寒露風,結果造成了大面積青枯死苗,全村85.6公頃晚稻每667平方米產量322公斤,尤其是21.8公頃遲熟晚稻每667平方米產量不到200公斤。
2011年,縣委、縣政府為了預警10月寒露風影響,要求縣農業(yè)局從早稻開始著手早晚稻品種的合理搭配,力爭既能保證安全齊穗,又能季季高產??h農業(yè)局決定在巖汪湖鎮(zhèn)五美村進行早晚稻品種搭配和推廣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超高產栽培技術配套示范。要求所有種植湘早秈24號的農戶必須是集中盤育拋秧,晚稻只能選用中熟超級雜交品種豐源優(yōu)299實行“中配中”,播種期在6月20日前,村支聯(lián)動配合工作,并實行“增種增盤栽培”,通過增加基本苗,提高秧苗素質,實行拋后早生快發(fā),盡早搭好豐產架子。周密的搭配,精心的生長跟蹤指揮,辛苦換來了豐收的喜悅。每667平方米產量達到580.5公斤,比該村2010年平均增產258.5公斤,增產近翻番,真正地實現(xiàn)了“種三產四”的目標。
經過這2年的生產責任事故調查和超高產栽培示范,覺得不論是哪里,哪種栽培方式,首先要考慮品種的搭配,在湖區(qū)建議采取“中配中”和“早配遲”,早晚稻進行合理搭配,確保晚稻安全齊穗,才能保證季季高產,全年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