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廷
(湘南學院 大學英語部,湖南 郴州 423000)
從認知角度探討詞塊教學對減輕語言僵化的作用
宋孝廷
(湘南學院 大學英語部,湖南 郴州 423000)
認知心理學認為語言學習是一種認知行為,應遵循人類共同的認知規(guī)律。論文結合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從認知角度出發(fā)探討詞塊教學對克服中介語,改善言語交際的流利性和提高選詞的地道性,提高學生語用能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探討其對減輕語言僵化的作用。
詞塊教學;認知;語言僵化
美國語言學家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語理論中提出了“語言僵化”這一概念,它是指外語學習者的外語學習經過了一個漫長而又漸進的內化過程而達到一定的階段后,由于受到語言環(huán)境、語言水平、心理因素、認知方式、學習策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外語學習水平不再像學習的最初階段那樣穩(wěn)步提高,而是處在停滯不前的徘徊狀態(tài),無法繼續(xù)朝目的語的方向發(fā)展,因而無法完全達到目的語的水平。這就是所謂的外語學習中的語言僵化現象(linguistic fossilization,又譯為石化現象)。Selinker認為,95%的外語學習者的第二語言會出現僵化現象;僵化是普遍存在于中介語中的一種心理機制,無法消除,它可以出現在語言學習的任何階段。
Lewis(1993)認為詞匯習得是二語習得的中心任務。交際面臨的最嚴重和最致命的障礙便是詞匯錯誤。外語學習者的詞匯能力與其聽說讀寫譯的語言綜合能力成正比。近幾年,主持人所做的問卷調查都發(fā)現,92%的學生均認為影響其順利進行聽說讀寫的主要障礙就是詞匯量小,詞匯能力低。許多學生由于外語不流利或不能用外語獲得所期望的交際效果而灰心喪氣,甚至對外語感到厭煩,學習沒有積極性。產生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目的語詞塊,導致外語輸出受限,說,寫出的句子不準確、不流暢、不地道。實際上,這是語言僵化的表現形式。Schmitt和Mccarthy(2002)認為,詞匯知識水平應從三個角度去考慮:廣度、深度和詞匯知識應用的“自動化”程度。研究發(fā)現,中國學生詞匯寬度與深度的發(fā)展不平衡,詞匯寬度習得的速度快,但深度習得---語義知識發(fā)展緩慢,講不出,寫不好,產出能力較弱,語言僵化現象不容忽視。
Nattinger和De Carrico(1992)認為詞塊是一種介于傳統(tǒng)的詞匯和句法之間的多詞語言現象,一種形式和功能的綜合體。Newell(1990)明確指出,詞塊是記憶組織單位,由以往形成的詞塊組合聯(lián)結而成,詞塊化意味著人們具備反復建立結構的能力,從而形成層階性的記憶組織。詞塊化在人的記憶中無所不在,是形成人們練習頻率的基礎,是建立長時記憶中聯(lián)結的永久組合,也是實現語言流利性和自動化的過程。
Lewis(1993)從結構和功能角度將詞塊分為4種類型:復合詞和短語如pick up,高頻搭配,也就是那些以較高頻率出現的單詞組合,如mind your own business慣用話語,指的是形式固定或半固定、具有固定語用功能的詞匯組合,如固定表達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e,半固定表達It has been many years since...;句子框架和引語,這一類詞塊僅指書面語詞匯,它們通常作為組織篇章的手段,如not only...but also...
近年來,二語習得的研究越來越重視學習者在認知活動中的主導地位,探討僵化的起因以及如何避免僵化也成了二語習得研究的重要課題。國內外語言學界都進行了一些研究(Ellis,1996;嚴維華,2003),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與共識:
(一)語言學習是一種認知行為
應遵循人類共同的認知規(guī)律。根據認知心理學,人的認知有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兩大類(Anderson 1976)。Anderson(1980)認為,陳述性知識獲得的關鍵是記憶,而程序性知識的獲得則要有三個階段:陳述性階段、聯(lián)結階段和自動化階段。Anderson認為,母語與外語學習者的差別就在于母語無一例外達到了自動化階段,而外語學習者則只停留在聯(lián)結階段,這是因為在聯(lián)結階段錯誤更容易出現(轉引自 Ellis,1994)。
(二)記憶是語言學習的核心問題
心理學家把記憶分為瞬時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其中工作記憶是一種特殊的短時記憶,它對信息進行短暫存儲的同時,還負責對信息加工處理,因而對詞匯習得、語言理解與表達、閱讀能力的發(fā)展等認知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長時記憶中的陳述性知識必須加以整理和組織才能很好的提取。在生活(包括語言)里,有不少程序性知識表現為一些型式(pattern),按照固定的型式來操作速度就能加快。自動化包括了程序化和組合兩個過程,其中組合就是把幾個產生式合而為一,加快執(zhí)行的速度。這兩個過程都是為了克服工作記憶的局限。從這個意義來說,外語學習就是提高技能的熟練程度,把所學到的語言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知識,把幾個程序組合為一個程序,以提高工作記憶的容量,從而大大加快執(zhí)行的步伐,達到語言的自動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桂詩春,2003)。
目前的英語詞匯教與學中尚未對常用詞塊予以重視。學習者還沒有注意和重視從地道的目的語中學習詞的組合,而只注意單個詞的聲形義以及少量詞組的學習,因而詞塊教學可以起到以下的作用:
(一)有助于學生最大限度地克服中介語
學生養(yǎng)成以詞塊為基本單位記憶和使用詞塊的習慣,可防止母語的干擾造成的減少錯誤,減輕僵化現象。
(二)有利于改善言語交際的流利性和提高選詞的地道性
流利性是第二語言習得和外語教學明確追求的目標。掌握一定量的詞塊,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編碼成本,擁有較多的“真實的”語言材料,促進他們達到接近本族語的流利和選詞能力。
(三)有利于學生提高語用能力
學生在習得詞塊的同時,也習得了與之相對應的語用策略。
(四)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因為詞塊學習有上述好處,因而可以使外語學習產生立竿見影的交際效果,成就感會使學生進一步增強學習的信心。
作者通過把詞塊教學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把語言輸入和輸出相結合,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詞塊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詞塊識別能力和使用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自動化程度。在單元教學中,將詞塊教學納入課堂教學中,把詞塊教學與課文學習相結合,輸入與產出相結合,教學重點及主要環(huán)節(jié)如下:
(一)注意力的引導
教學側重傳授真實語言素材中詞塊的組合方式、變化方式及其應用情景,增強學生的詞塊意識和識別能力,逐步養(yǎng)成自覺地注意、模仿和運用詞塊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詞匯知識深度的拓展
指導學生更好的利用有效的工作記憶容量,提高對語篇的整體把握能力。講授搭配、意群、構詞法、詞匯記憶策略等預制詞塊知識,使學生對詞塊的概念意義范圍能加以正確區(qū)分和使用。
(三)輸出能力的提高
通過采用英漢互譯和說寫結合等輸出方式,著重訓練學生在詞塊層次上的連續(xù)表述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小句、句子的連續(xù)表述能力。訓練學生提取外語詞塊的能力,提高他們使用詞塊的流利性。
(四)“多米諾骨牌”效應的形成
將詞塊教學落到實處,所形成的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各種語言能力產生積極的連帶影響,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外語綜合應用能力。
通過基于認知模式的詞塊教學探討對語言僵化的作用,這對于提高當前大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有很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眾所周知,大的建筑材料如預制塊蓋起房子來要比一磚一瓦來得快且容易些,詞塊在語言教學中的作用正好比語言的預制塊,它是語言的半成品,有較固定的語法結構限制,穩(wěn)定的搭配意義和特定的語用環(huán)境,可以作為儲存和輸出的理想單位。因此,詞塊教學可以為語言交際提供一條省時省力的便捷途徑。學生如果將詞塊作為整體學習并儲存在記憶中,在實時交際和使用時直接提取,減少搜索詞語及選擇搭配詞語的困難,提高語言資源信息處理效率,提高語言輸出和表達的流利性、地道性和生動性。學生可以享有學習成功的體驗,有利于提高其學習動機。
[1]Anderson J R.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M].San Francisco:Freeman,1980.
[2]Ellis N C.Sequencing in SLA:Phonological memory,chunking,and points of order[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91-126.
[3]Krashen S D.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New York:Prentice-Hal,1987.
[4]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5]Nattinger J R & DeCarrico J 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6]Selinker L.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10):209-231.
[7]桂詩春.記憶和英語學習[J].外語界,2003,(3):2-8.
[8]方玲玲.語塊教學對減輕語言僵化的認知研究[J].外語界,2010,(4):63-66.
[9]嚴維華.詞塊對基本詞匯習得的作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6):58-62.
H31
A
1673-2219(2012)03-0173-02
2012-01-28
湘南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0 Y010)。
宋孝廷(1982-),男,湖南資興人,湘南學院大學英語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大學英語教學、翻譯。
(責任編校:京華)